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渔樵晚 (第1/3页)
墓志铭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要留字。 诗曰: 『渔樵晚』 世间凄苦, 无非少年迟暮。 佛说:顿悟。 他却悟透, 执迷不悟。 既入佛,何曾背道而殊。 此生皈依, 定无红尘缕缕。 恨才情,仙人赠予。 有此格律, 了断章残句,应是能续。 可红烛燃尽,由谁续。 一生缘,两面镜。 难照相聚, 易照离去。 赋至沧桑,诗书最是生疏。 情至深处,故人理因陌路。 渔樵晚, 痴情又吟薄情曲。 生死又何妨, 那便这雨, 也不肯, 再相遇。 译文: 这世间的凄苦啊,又有什么比得上少年迟暮。 佛家讲究的顿悟,他也领悟了,可悟透的却是,执迷不悟。 既然入了佛道,又何来脱离一说。 这一生皈依佛门, 定然了却红尘事。 恨自己这仙人赠的才情。 有了律书,即便是断了的篇章,残缺的句子,应该都能续好。 可是红烛燃尽了,又怎么续? 一生的缘分,就好像两面都能照见的镜子。 照人相聚难,照人离去易。 诗歌写就了沧桑,却显得生疏。 用情至深,相识的人却成了陌生人。 夜晚的渔樵处, 痴情人又在吟唱薄情的曲子。 生死又能怎样, 就算是雨,也不肯,再次相遇。 『真理』 未经践踏过的真理,不是真理。 什么是真理?真正的道理?可以这么理解,但又不全是。在佛教徒眼里,佛说是真理。在基督教中《圣经》是真理。根据唯物主义,真理就是认识主体对客观对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关于真理,貌似有许多种说法,这些说法有科学的,有不科学的,但无论哪种说法,都有其存在的道理。用马哲的话,“真理有其适用的范围”。有些真理在某个领域是存在的,但若换了地方可能就成谬论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鸟会飞,鸟会飞没有错,关键是要看它在哪飞,在天空中它可以飞,那在水里呢?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天空它都能飞,我们所说的鸟儿在天空中飞翔,这里的天空是狭义上的天空,如果要算广义上天空,鸟能在高层大气飞啊,这不得烤成灰。 同理,鱼会游也是一样的,鱼在水里游,那也只限于在适合它的水温中,开水里鱼可以游吗?那肯定是不能的,又不是水煮鱼。 脱离开来,佛教的佛法,你可以跟***讲吗?可以是可以但也不全可以,虽然二者有相通之处,但又不是全部相通。佛教讲究六根清净,***教可没有。 所以真理都有其适用的范围,脱离了它所适用的范围,就不是管不管用的问题了。虽然是粗鄙了点,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用来形容真理好像还挺恰当的。 聊到真理,我最先想到的是哲学家,在我看来,真理和哲学家虽然不能混为一谈,但二者之间,还是有许多联系的。 普通人发现真理的概率总比哲学家小得多吧,就算是普通人发现了真理,那他还不得成为哲学家。 虽然这么说存在无数令人反驳的点,甚至我自己都能反驳,但我还是要这样写,这里我承认是我懒,懒的不想改。 既然聊到了哲学家,那就先讲哲学,这里又要用到许久未曾出现过的,本人独创的瞎编乱套解字法,哲学,学字就不解了,解哲字,我完全按现行体来解,哲字,折在口上,是否可以理解为哲学就是闭口不言?当然不能,都闭口不言了还怎么哲学。 哲学并非闭口不言,在马哲中关于哲学是这样讲的,哲学是给予人智慧的学说,没错,哲学本身就是一门智慧。但在我看来,哲学的智慧更多体现在,哲字,折去其口,语哲学者必先懂得,什么话该讲,什么话不该讲。 适时而为,适事而为,便是哲学,哲之一字不拘于当下,而在顺时。不知道这样理解对没对,反正咱也不是哲学家,咱也不敢说啥,纯当做瞎搞吧。 好吧,谈哲学自然离不开哲学家,其实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哲学家,虽然我现在也没有明白哲学家到底是干啥的,但这也不妨碍对吧,都说小的时候想当科学家,但那时又有几个人知道科学家是做什么的。但我想当哲学家可不是小孩子说说,我是认真的。 不过话说回来,哲学家对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这个人深度解析一下,就目前而言,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中以前,初中以前就挺正常的,顶多就学习差点,其他的就和平常孩子一样,初中后就慢慢变了,我竟然染上了写诗,还会去看前朝才子的趣事,这就很无奈了。 我现在的思想有一半是来自我自己对老子的解读,还有零零散散的都是从那些唐宋的文人身上学到的,至于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