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刀锋(出书版)_第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节 (第1/3页)

    信是河南尹张全义写的。

    张全义,朱温十分熟悉,这个人原名张言,也曾经加入过黄巢农民军。黄巢称帝时候,任命他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也算是实权人物。黄巢失败后,他旋即投降了朝廷。就像对待朱温一样,皇帝依样画葫芦,同样赐名给他,叫作“全义”。不久,张全义成为河阳节度使李罕之的部下,被封为河南尹,负责管理洛阳。

    张全义管理地方确实是把好手,在他的治理下,历经战乱十室九空的洛阳竟然渐渐繁华起来。眼见张全义把洛阳养肥了,李罕之顿时眼红,不断以军粮告急为借口向洛阳调取粮饷。李罕之疯狂的压榨让张全义几乎崩溃。文德元年(888年),攒够了粮饷的李罕之决定对外扩张,出兵攻打河东的晋(今山西临汾)、绛(今山西新绛)二州。怀恨已久的张全义抓住这个机会,从洛阳出兵,偷袭河阳(今河南孟州市),直接端了李罕之的老巢。可怜的李罕之有家难回,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跑到太原,投奔李克用。

    野心勃勃的李克用当然不会放过任何染指中原的机会,立即慷慨地支援了李罕之三万人马,让他打回老家去。李罕之腰杆一壮,立即率军回攻河阳。

    张全义治理地方是把好手,玩玩偷袭什么的也还行,要真和李罕之面对面厮杀,他既没有这个胆量也没有这能耐,只有把头缩进乌龟壳里打死不出来。

    李罕之抱定不夺回河阳死不罢休的念头,指挥大军把个小小的河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重兵围困下的河阳陷入绝境。全城粮食眼见就要吃光,城外的敌军却越聚越多。张全义清楚,死守下去迟早是饿死,但现在就算投降也会被李罕之千刀万剐,想来想去,唯一的活路还是学李罕之,也去找个靠山。

    这封十万火急的救援信就这样从千军万马围困的河阳送到了朱温手上。

    看完这封信,朱温陷入了沉思。

    李克用,又是李克用。

    如果答应张全义,意味着他一直在小心避免的与李克用的正面交锋不可避免。

    一丝不安掠过心头。上源驿的那个腥风血雨之夜,李克用在电闪雷鸣中不死不休的怒喝隐隐在他耳边回旋;沙陀骑兵在汴州城下不可一世的场面不断在他眼前闪现。朱温迟疑了,这是他第一次对战斗产生迟疑。

    几乎是下意识的,朱温把那封信递给了静静站在一旁的张惠。

    “将军之意如何?”张惠仔细看完信。

    朱温叹了口气,默然不语。

    张惠微微一笑:“将军自以为比李克用如何?”

    “哼!人皆道李克用不世英雄,勇猛无敌,我看此人不过是边野匹夫,不足为惧!”朱温重重坐在园中石椅上,愤然说。

    “那将军在担心什么?”

    “我不是怕他李克用,但此人毕竟是沙场宿将,又有沙陀、回纥骑兵相助,甚难对付。如今中原未定,若再与此人陷入纠缠,我怕……”

    张惠朗声道:“将军之才,高李克用百倍,又何惧之有?李克用自以为是,竟然将精兵借给外将,我看这正是击败他的时机。其实将军一直都不愿意面对他,所以才会编出这么多理由。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给自己塑造的强敌,等你打败他之后,会发现那个强大的敌人也许只是自己的错觉。如果你一直都害怕面对他,永远也不可能战而胜之,永远也摆脱不了他的阴影。”

    张惠那双明亮的眼睛盯着朱温浑浊的双眼:“将军愿意永远活在一个人的阴影下么?”

    就像云开见日,醍醐灌顶,张惠的一席话直击朱温的内心。

    他抬眼愣愣地看着张惠,过了片刻,那双原本浑浊的眼里燃烧着火焰。

    从来以自傲示人的朱温,内心深处隐藏的懦弱或许只有他的妻子才能洞悉和理解,才能如此直白地为他揭开。

    朱温抱着张惠的细腰,内心炽热而平静,以罕见的温柔低声道:“知我者,唯有你。”

    暮春四月,草长莺飞,葛从周、丁会、牛存节领精兵数万,迎着飘飞的柳絮直奔河阳。

    河阳城头,面色苍白的张全义悲哀地注视着饿得歪歪倒倒的士兵。军中粮食早已吃完,连城中的野菜都已被挖尽,老弱的战马也被杀掉充饥,面无血色的士兵们正坐在地上,木然地用石磨把木块磨成木屑,再以水捏成小块,以此充饥。

    城外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敌军军营,那里尘土飞扬,马蹄疾驰之声不绝于耳,敌军显然正在酝酿着下一次攻势。

    张全义绝望地望了望汴州的方向,叹了口气,哽咽着沉声道:“把它牵过来吧。”

    一个年老的亲兵牵着一匹高大的战马慢慢踱了过来,张全义轻抚着这匹陪伴了自己近十年的坐骑,眼里满是绝望和痛苦。

    “牵去杀了给将士们分食了吧!”张全以挥了挥手,转过身,几滴浊泪从疲惫的脸上滑落。

    老兵牵着马慢慢走开,周围死一般的寂静,远去的马蹄声,就像锥子一下一下扎着张全以的心。

    风声划过,一丝莫名的躁动在他心头涌动,渐渐的,这种躁动变成了巨大的声浪,从远方轰然而来。张全义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