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章山上有座庙 (第2/2页)
白话交流了,似乎他还能学习,这倒是很奇怪。 更离奇的还有先祖的那三个手势,似乎是说从天上来,到地下去,与双宝同一个家。银钟山腹就是太平教历任掌教和狼王的坟墓,王端亭要到地下去,这倒可以理解。他本来就是双宝的先祖,当然与双宝是同一个家。可从天上来这句话却颇有些蹊跷,与理不通。 “难道是房梁上有东西?”王双宝仰头而观,上面只有落满灰尘的大梁,从近几年刚刚粉刷过的油漆判断,上面不可能有东西。 一旁的梁小慧戳戳他,又用手指了指地上的蒲团,也坐了下去,学着师傅静坐冥思。 神像之前共有三个蒲团,王双宝有样学样,也坐了下去。 三柱香即将燃尽时,袁士妙缓缓挣开眼睛,引用了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这句话是《道德经》的精髓之一,意思是天道讲求的是把多的东西拿出来补贴少的,这样天道就会平衡。但人道却正好相反,导致贫富两极分化,社会矛盾日益加深,这也是每朝每代最终覆灭的原因。 “师傅,什么意思?”梁小慧忽闪着大眼睛,“您发现了什么吗?” “呵呵,”袁士妙长身而起,背着手围着神像转了几圈,这才将目光落在王双宝身上,“他还在冥想?” 梁小慧把食指放在唇前,做了“嘘”的动作,而后又把双手合十放在右侧,歪了歪头,摆了熟睡的姿势。 “师傅,你引用老子的话是什么意思?”梁小慧又问了一遍。 “这山神庙所处的位置就是应了天道,”袁士妙另点燃三柱香,拜了拜,“银钟山山腹是一座千年古坟,经年阴气累积,这山神庙的阳气像一道屏障,能中和这股阴气并且不让其向外扩散,从风水上判断,这里曾经是狼王坟真正的入口。” “那双宝家里那口老井呢?”梁小慧反应很快,“另一个入口?” “那里应该是一个出口。”袁士妙叹了一口气。 “出口?坟墓还需要留出口?”梁小慧再度蒙圈。 “是阴气的出口,”袁士妙大胆推测,“应该是一百多年前双宝的先祖有意凿出来的。” “哦,难怪双宝家的人体质阴寒,我还以为是月光石造成的,原来是这样!”梁小慧恍然大悟。 “兰沃子村四面环山,本来就是聚阴之地,月光石包括安德烈斯的魂魄需要阴气的滋养,山神庙阻住阴气外泄,老井中凿开一个洞,极阴之气就会源源不断的流出来。” 作为一名道士,袁士妙早就猜到了其中的奥妙,今天来山神庙就是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 “可是师傅,就不怕阴气漫延全村吗,影响其他村民?”梁小慧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你知道我为什么收你为徒吗?”袁士妙卖起了关子。 “你说过我有修道的天分。”梁小慧洋洋自得。 “人都是半阳半阴的,修道的实质就是修成纯阳之体,但有的人天生就是阳气盛阴气轻,你就是这样的人。”袁士妙顿了顿,继续说道,“村子里的梁姓人本就是道家后人,阳气充足自然不怕阴气入侵。再说当初双宝先祖修建院落房屋时,已经注意了布局,阴气基本不会漫延出去。” 梁小慧听得过瘾,还想继续追问下去,没注意王双宝已经醒来,怔怔的呆坐着。 “双宝,你看到了什么?”袁士妙直接问道。 “我,我……”王双宝也不确定刚才是睡着了还是在冥想,“我看到这神像有一团红光……” “当然有红光了,”梁小慧笑弯了腰,“这外面刷着大红油漆,太阳又照了进来,好大一片呢,哈哈哈哈……” “还有别的吗?”袁士妙又问。 “没有了,我就看到了这个。”王双宝有点不好意思。 “半个多小时你就看到了红光?你是睡着了吧。”梁小慧“不怀好意”的质问。 “不,不……”王双宝脸红了。 “红光……”袁士妙若有所思,“对了,双宝,你们王家的祖坟在什么位置?” “在银钟山的阳面,正南偏东,挺偏的。”除了下落不明的王端亭,共有三位王姓祖先埋在了那里。 “这就对了,你们是极阴之身,死后要埋到阳地里的。”袁士妙想了什么,又将目光停留在佛像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