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1节 (第1/3页)
脾气急的,都忍不住的跳起来想要冲到电视台去问清楚了。 然而到底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我去打听打听到底什么情况吧。” 老大哥到底是稳重的,先安抚了那些脾气急躁的,才又拎着水果罐头,用布包着一条香烟去找电视台里的那位老熟人,老熟人看见是老大哥,本来是不乐意招待的,可人家是拎着东西上门的,他也不好推辞,便收了东西,转头让自家媳妇儿给整了两个菜,关上门来喝酒。 酒过三巡,老大哥终于说到正事儿上了。 老熟人也有些醉了,他一抹脸:“这事儿,可还真不能怨咱们台里。” “怎么说,您给指教指教啊。” “你知道京美吧。” “知道知道。”那可是京城里很有名的单位,不说别的,就那房子就是京城里独一份儿的,更别说人家年头刚得了两项国际大奖,当时报纸上可是连续报道了三天呢。 “人家京美的厂长亲自上门去找了咱们台长,项目企划书写了五六本,每一本掏出来都有五角钱硬币那么厚,据说每一本的内容都不一样。” 老大哥垂着眼睑,蹙紧了眉头,吧嗒吧嗒的抽着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你说你们不服气啥呢?当初做综艺频道,你说说你们,连个本子都不往上递,现在被人截胡了,有啥好委屈的?人家那一本本的项目做出来,做三个台都绰绰有余了。” 老熟人喝了口酒,感叹道:“时代变啦——” “现在可不是讲人情的时候了,得肚子里有货才行,你们啊,也别老抱着你们的老规矩,得知道变通了。” 老大哥听得沉默,想着心酸。 带着满肚子的寒意,他离开了老熟人的家里。 回去后,面对妻子和徒弟们的视线,他没敢多说什么,而是装作醉醺醺的睡下了,第二天天没亮就起了,找了几个熟悉的人坐在一起愁眉苦脸的商量对策。 最后几个人一琢磨,电视台那边先别急,倒不如先去问问那位京美的厂长。 于是正在办公室看项目的苏锦绣就迎来了几位曲艺界的老前辈,她很懵啊,她跟曲艺界那是八竿子打不着吧,要说唯一有点儿关系的,那就是邻居是个唱京剧的。 虽说很懵,但还是亲切的接待了他们。 小郑为他们上了茶。 几个老前辈坐下了,热茶进了嘴,才觉得自己是唐突了。 这不明不白的跑上门来,开口就问电视台的事,会不会被人打出去啊,大家伙儿对视一眼,都有些如坐针毡。 苏锦绣先安抚了一下他们,见他们稍微放松了一些后,才询问起了来意。 这一问,才知道,对方来的目的是为了电视台的三台。 原来的三台是准备做综艺频道的,如今因为苏锦绣的插手,改为少儿频道,这些曲艺方面的老前辈们自然是坐不住了,估摸着已经在电视台那边碰壁了,才想着跑到京美来找她。 “都别着急,慢慢说。” 苏锦绣拿了个本子,开始记录这些老前辈的话。 老前辈们都做好了挨骂的准备了,却没想到这位京美厂长态度居然这么和煦,不仅没有骂他们,还掏出本子记录下来,似乎有和他们商讨的意思。 他们又对视一眼,才开口说起如今曲艺界的艰难。 这一说,就是半个小时。 当然,其中至少有十分钟都是在大倒苦水。 说完后,苏锦绣看了看笔记本上的记录,最终叹了口气,这些老前辈们还坚持着老一辈儿的思想,她也没说他们说的不对,而是直接了当的提出解决办法。 “三台做少儿节目,咱们这边已经和电视台那边敲定了,改肯定是不能该了。” 话音落下,对面几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