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节 (第3/3页)
人教授的,五两可真心不算多了。要知道一个秀才的私塾都要二两银子一年呢! 想到这里,突然想到那些“捐生们”,估计这才是县学的真正收入来源吧。要不然恐怕连教谕们的“束脩”都支付不起吧,更何况自嘉明帝以来,县学可都有藏书阁的,那些书籍日常维护打理也是一笔不小的钱财了。 不过能少一点支出是好事,看来本朝对寒门子弟的扶持也是不小的。起码这价格对寒门还蛮友好的,至于那些心智不坚之人,这点诱惑都抵制不了,当了官所面对的可比这些多多了。说不得还少了位鱼肉百姓的贪官呢。 大浪淘沙,经受住考验的才能有未来。 沈煊默默的告诫自己。 回到家后,沈煊便把入县学的消息告知了家人。 他爷爷最是激动,县学啊,那可是秀才呆的地方啊,讲课的那可都是举人老爷。他年轻时也曾幻想过,可惜啊,这辈子都没能迈进去。随即又想到,他是没福气,可他孙子有啊!有这么个孙子,要是以后还能看到孙子考中秀才,他这辈子啊,也值了。 李氏更是抱着他兴奋到“还不是我们幺儿聪明,要不然人家举人老爷哪里会如此大方。” 沈爹毕竟还是有点理智的,当即呵斥了李氏“胡说什么呢,幺儿能进县学,不都得仰仗庞老爷,幺儿可得牢记这份恩情才是。” 沈煊也忙肃了肃脸道“儿子定不敢忘。” 沈爹又问起这县学的费用,听到这里大嫂张氏忙竖起来耳朵。 等到沈煊说到“一年五两银子”之时,明显家里人松了口气,尤其是大嫂张氏。五两银子虽然不少,可也比他们想的少多了。 沈爹则是有些诧异,不过想到这官家之事,他们平民哪里能猜的准,便只叮嘱道“进了县学,好好读书才是,人家都是秀才,你一个童生也不要跟人家比,更不要随意说话。” “爹,儿子知道”他爹是怕他学问比不上人家,自卑了呢。 第24章 县学事 两天后,到了入学的日子,沈煊早早的便起身收拾起来了,一身七八成新的白色长衫,身后背着他大哥前天刚给他打的书箱,鞋子也是他娘这几天刚赶出来的。 说实话,看着家里人这般紧张,他都以为自己去的不是县学,而是府衙了。想到前两天他娘还嫌自己身上这套衣服太旧怕他到时候丢人,沈煊微汗了下,这难道不是今年年初才刚做的吗? 他是去旁听的又不是讲课,再说,他一个童生,在人家一堆秀才谁会特意看他。 别看他年纪小考中童生,在一堆童生里很是惹眼,但没考上秀才之前,人家正经的秀才也未必会把他放在眼里。小时了了,大而未佳这回事在科举路上还少吗? 何况他就这般家境,与其遮遮掩掩打肿脸充胖子,还不如坦荡一些。有些事情只有你自己在意了,它们才能成为攻击你的把柄。 不过即使这些对他而言没啥要紧,但看着家里这两天的忙碌,依旧心里一阵慰烫。 想到他即将去上大学的那天晚上,他那位“母亲”还特地回来看他,没有问他东西有没有带齐,也没问他生活费够不够,说了什么有些也记不得了,但他至今记得他吗说的那句“阿城啊,我知道我这当娘的对不住你,但凡儿可是你亲弟弟,他如今这副样子你也看到了,以后可见是没啥指望了,就看在流着同一半血的份儿上,你以后也不能不管他呀!” 很难想像,直到现在他还能完整的记起当中的每一个字,只觉得这荒唐的人生居然也能如此可笑。 说实话,倘若她妈再婚后就一直不在来找他,他顶多觉得对方心狠些罢了,但此事此刻,他却觉得跟对方多说一个字,都令他无比恶心。 想到这里,沈煊脸色难免有些不对。 身边传来杨师兄的声音,才把沈煊从这番思绪中唤回来。不过他发现他是有多久没在想起当年的事了呢,甚至那种极度的荒谬感与深深的愤怒已经仿佛也是上个世纪了。 或许真有一天,他在想起这个的时候,内心也能真正的毫无波澜。 “抱歉,小弟刚刚有些个走神,子修兄可否能再说一遍?”沈煊略有些不好意思。 “无事,只是方才看你脸色不太对。”杨师兄依旧是一副冷淡的样子。 ! 沈煊却心中微暖,杨师兄这个人这些日子以来他也有些了解,能问上一句可见是比较担心他的。 两人随后就在车里沉默的看起书来 ,不知过了多久,只听见外面一声“少爷,沈公子,县学已经到了嘞。” 二人这才起身下车,县学与县衙相近,但与县衙的气派相比,则是显出几分幽静来。门前还有几棵柳树摇摇摆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