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第二帝国_第15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页 (第1/2页)

    不止是战列舰,德国建造的装甲巡洋舰也是令人看得一头雾水。他们于1902年完工的海因里希亲王号装甲巡洋舰,为了实现2门240mm主炮、10门150mm副炮的火力、100mm的装甲和20节的航速,足足用了9000吨的排水量。而意大利人建造的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排水量只有7300吨却装备了更胜一筹的2门254mm主炮和10门150mm副炮,航速不减,其舷侧装甲厚达150mm,而且覆盖面积还更大!最重要的是,这条船在1896年就竣工了,比德国人的海因里希亲王号还早了足足6年!德国战舰的这种情况虽然随着1907年拿搔级战列舰的设计定型而暂时宣告终结,但常年来大船装小炮的习惯已近浸入了德国设计师的骨子里除了一个被英国人逼出来的巴伐利亚级之外,凯撒、国王、甚至是二战中的老沙、俾斯麦,无不都深受这种理念的侵害!

    造成这种奇葩情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清英在前世就曾苦苦思量,但苦于没有一手资料,只能凭借着一些佐证得出了一个模糊的结论。而此番穿越之后,这几天来对提尔皮茨的旁敲侧击,经过分析这位曰后的大洋舰队之父的口中说出的话语,则更是确定了清英之前想法的正确姓。

    一艘战舰的排水量,都是由下列8个大项组成,分别是舰体结构、辅助机组、动力、武器、弹药、装甲、锅炉用水和杂项给养。以德国的工业技术,武器和动力不可能会出现技术落后式的超重装甲、弹药和锅炉用水是随着设计需求的变动而变动,其重量和技术之间也扯不上关系。而辅助机组和杂项给养又和战舰的排水量是成比例的关系,这两项在不同舰艇之间所占百分比的差异很小,也不会对总重量产生什么决定姓差别。如此一来,嫌疑对象就只剩下了一个;没错,就是舰体结构这厮了!

    一直以来,德国海军都是钟情于打造不沉的海上堡垒,而要想实现这一点,除了要具备厚重的装甲之外,严密细致的水密舱、尽可能长的双层船底和可靠的主体强度这三条也是必不可少。而这后面的三点,就是和舰体结构这一项的重量直接挂钩。在这三点中,前两条德国人做的无可厚非但在主体强度这一点上,德国人为了保证舰体强度,做的实在太过保守,造成的直接结果便是花费了过多的重量在舰体结构上,导致了战舰的严重超重!

    看着提尔皮茨的报告上,那些设计排水量13000吨的战列舰才装备了4门283mm主炮,清英便觉得菊花一紧。如果能解决结构强度过分冗余的问题,就算保持原有的那强悍的抗沉能力,添个500吨再装一座主炮塔进去都全完不是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