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5.番外五彼无此有(1)(许穆玖第一视角) (第2/6页)
忽然察觉到的不妥被堵住了。 试图安慰自己时,我竟然开始计较起来。衰老可怕吗?我之所以不想坦然地接受被称呼为叔叔,究竟是因为我没过三十,还是因为我不算事业有成? 病房里的人不少,除了我和我的父母以外还有几个亲戚,大家关怀了一番后都掏出了慰问金。躺在床上的表舅意识清醒,还能说话,但那阵子他只把头闷在被子里拼命哭,一句话都不肯说。 我也许能理解他为什么哭,反正肯定不是因为其他人对他的关心把他感动到了。倘若把我换到他的处境,想必我的反应会比他现在的糟上好几倍。 我们没有在医院待很长时间,医院的氛围很悲伤,大家在那里待上更久也无济于事。离开湖县之前,溪仔一家邀我和我父母去了附近的寺庙祈福。 那寺庙建在丘陵上,进门之前须爬一段石板路,石板路上通常都会有人卖香,十元三炷。 这次却不同了,我们从卖香的老奶奶口中得知当天是观音的生日,香是免费发放的。 我认识的一些爱往寺庙跑的人里,其中不乏相信神佛有灵、借此求愿的人,也有些淡泊名利的人称自己只是来寺庙游赏、在佛光普照的地方求个清静,还有一些人,是认为自己身负罪孽,才来此上香祷告,洗罪赎罪。 我不是他们。 若是平时,我定然不信这些,跟在父母身后即可,他们上香我就看着,逛寺庙和逛公园没什么区别。 可是,我的手里被塞上免费的三炷香时,发放香的老奶奶慈蔼地对我笑道: “今天是菩萨的生辰,菩萨会保佑你的。” 尽管手里的不是非常值钱的、非常实用的物品,我还是为讨着了便宜感到窃喜。 菩萨竟也会眷顾我这种人吗? 我的心里涌进了美好的愿景,即相信我被一种慈悲的、包容的力量围绕着。 我为受到恩惠做了非常短暂的、不够虔诚的信徒,然后遵循最强烈的意愿,把自己归结为来寺庙的第三种人。 我知晓自己罪孽深重,知晓自己只是因为拿到免费的“赎罪券”而愉悦才让自己保持一时的恭敬肃穆,却又理所当然地认为菩萨的格局如此之大,一定会原谅我的所有过失。 走到佛堂外的香炉旁后,父母他们用炉中的火焰点燃了手中的香,我紧随其后,一边燃香一边仰首眺望佛堂内。 佛堂是深色木质的,金色佛像处于堂内正中,庄严典雅,佛像前尚有跪拜的人,与佛像相比,显得体积颇小。 “请……” 我在心中将要默念出词,却见年幼的表弟背对佛堂、只顾着用捡来的石头在地板上写字,我忽然心念一转,低声道: “希望家人平安康健。” 我来这只求平安。 可平安也不是求来的。就和其他事情一样,没有谁能全盘控制。 我朝佛堂拜了拜,便将手中的香插进了香灰炉。 大约是因为我站到了风口,也可能是因为插香前我发愣耽误了时间,香柱顶端被烧烫的灰掉落到了我的手背上。 我没有和父母一起去佛像前跪拜,也没有再深究掉落的香灰是不是对我原要说些忏悔的话却出尔反尔行为的惩罚还是含着别的寓意。 我没必要来寺庙忏悔。一,我的忏悔之意少得可怜;二,若是没有悔改的行动,这种忏悔行为对被伤害和影响的人来说不过是令他们鄙薄的作秀;三,等我回到不信神佛有灵的状态时,我便不需要不存在的事物的原谅。 渐渐地,我开始认为自己没有犯错,没有背负罪孽,我的手中没有实质的判决书,而那些以口舌给我判罪的人用的根据只是他们自己认同的那套准则罢了。 想到这,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发觉自己竟如此不知谦卑。于是,我好端端的又怕起报应来。 本着可以不信却不可不敬的态度,我在临走前还是鞠了一躬以表歉意。 除了香,庙里还给我们发放了寿桃馒头。 据说那馒头是开过光的。如今,它们正静静地躺在我面前的餐桌上,旁边是两杯泡好的决明子茶,决明子也是父母坚持让我带回安城的。 或许是受到了一些事的刺激,父母现在非常重视养生。他们不吃大米,改吃糖分少的小米了,除了在家里囤上一堆保健的茶饮外,他们还都在小区附近新开的健身房办了卡、认识了一起健身的朋友。 我把这事告诉许一零,她听罢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一直觉得父母把我们当唯一的精神寄托对父母是不公平的,他们应该有不受我们影响的生活。 没了我时常在父母面前添堵,他们应该能过得很自在吧,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刚才的问题还没结束呢。” 许一零的声音把我的思绪拉回现在,我点了点头,示意她继续: “嗯,你说。” “如果,你死得比我早……”她不带迟疑地说了半句话后,许是觉得这个假设在日常聊天里有些不同寻常,而她的问法略显随便,所以她开始为假设界定更加具体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