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1节 (第1/3页)
“好。”风知意微笑,“娘什么时候说话没算过数吗?” 孟灼认真一想,好像确实没有。 三人走出屋子,走到隔壁夫妻俩的那院子。 孟灼看到院子里有七八个大箱子,两个弟弟带着两只狗绕着那些箱子在追逐打闹,顿时好奇地问,“娘,这是什么?是你带回来的吗?” “嗯。”风知意点头,“这是娘给你们买来的书,一会你们挑自己喜欢的,摆到你们书房的书架上去,留着以后慢慢看。” 她也是看孩子们书房里的书实在太少了,也怪刚过去的那十年,书都被损坏被焚烧了不少,这个时候的孩子根本就没有什么读物。 所以趁着这次出国回来,把以前她收集起来的书,还有这次去国外也特意收集了不少,一块拿出来填满孩子们的书房,也将孩子们的精神粮食给填满仓。 孟灼听得眼睛一亮,这么多,那以后不愁没书看了。 等一吃完饭,就迫不及待地让他爸爸把箱子都打开,三个孩子就一箱箱地挑选自己喜欢的书,让狗子们一摞摞地驮回各自的书房去。 挑选完天都黑了,三个孩子就都赶紧洗了澡,然后缩进各自的房间里看自己喜欢的书。 风知意去看了看他们,交代,“明天要去上课的,不要看太晚。早点休息,不许超过10点知道吗?” “知道了,娘。”三个孩子都头也不抬地看着书回答。 风知意无奈地摇摇头,让狗子们看着点。 两小的她不担心,估计没一会就撑不住睡着了。倒是大的,这个年龄是最容易对某个事物沉迷的时候,自制力又不会太强,让二狗子仔细注意点。 回到夫妻俩的屋子里,把孩子们挑剩的书都整理进书房(孟灼从前的小房间又改了回来)的孟西洲正好洗了澡出来,“孩子们都睡了?” “哪有那么早?”风知意接过他手里的毛巾,让他坐下,给他细细地擦干着头发,“估计得玩一会呢。” 孟西洲舒服地抱着她的腰,闭着眼睛享受着她轻柔的动作,“等10点我再去看看,若是还不睡觉,我把他们那边的电闸给关了。” 风知意轻笑,“这么简单粗暴吗?就不能好好跟他们说?” 孟西洲却觉得,“男孩子有时候就是皮、性子就是拗,好好说他们不一定会全听的。咱要该强势的时候要强势,该讲道理的时候讲道理,要软硬兼施。” 风知意不置可否地笑着摇摇头,随他管教去,“我今天看了饭饭的书本,那质量也太差了。我翻了几下,都感觉手上沾了一层浅浅的墨粉。这教科书谁负责的,就不能找好一点的印刷厂吗?” “这教科书,是教育部那边统一负责的。不止咱们学校,其他的学校也一样。”孟西洲解释,“现在这印刷技术就这样,等过几年吧,会好一些的。” 风知意微微点头,“那一年级就两门课是不是太少了?七八岁的小孩子,学习接受能力不差了。最起码也该有自然、美术、音乐、思想品德之类的科普认知课吧?” “这就是现在全国各中小学恢复上课的困难之处。”孟西洲轻叹,“毕竟这教育断链了好几年,国民的思想理念也混乱了好几年,要捋顺了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会是个长期的、艰峻的大工程。” 这个风知意也知道,她提供的那套教育系统和理念,教育局虽然高度赞可和接受,但现在民众不管是经济上、还是思想认知上,都没法适应和跟上。 就像眼下的这改革开放一样,得一点一点地,从简单到复杂,慢慢来。 毕竟现在至少有一大半的国民,尤其是生产大队的,都觉得读书无用,比较看中种地。更别说让女孩子读书了,那就是浪费钱的事,没有几个家庭会认可。 思及此,风知意问,“那现在报名的人有多少?” “这个还不清楚,报名十天前就开始了,今天是理论上的最后一天,明天去学校看看数据就知道了。”因为情况实在不太乐观,所以孟西洲有点怕他媳妇儿有种被泼凉水的感觉,“不过人数应该远远达不到预期,你要有心理准备。” 他媳妇儿这么尽心尽力地为这一方的孩子提供了这么好的教育条件,可这附近一带的家庭对教育的认知和觉悟都不高,对让家里的孩子上学都没有积极性,觉得一是要费钱,二是耽误上工,很抗拒。 “还有你提倡的军事化管理,现在恐怕还不能实施。毕竟好多家庭还盼着孩子一放学就赶紧回家帮忙干活挣工分呢!等过几年吧,过几年义务教育的政策下来,上面强制所有的青少年都必须接受教育。到那个时候,情况会好很多。” 毕竟国家这才刚从混乱中挣脱出来不久,很多事情都还没有稳定、很多政策也还没有实施,国民的思想和认知是迷茫的、混乱的、陈旧的。等过几年,读书的好处渐渐显露出来了,广大民众才会看重孩子的学习教育。 “所以,学校这方面,我们前几年,可能会一直亏本。”孟西洲知道他媳妇儿建学校的初衷也不是为了赚钱,所以就算亏本,他也愿意帮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