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4页 (第2/2页)
在书院刚刚建成, 正是塑造规矩的时候。在这个阶段,书院必须保持绝对的独立。” 元朗一句话便说出了唐挽心中的隐患。她明白这个举动会对书院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可闫志高提出的要求并不过分。她要保护的不仅是书院,更要制衡两县的关系。这个时候的花山,不能再多一个敌人了。 “你说的这些毕竟是以后的隐患。可如果不接受铜冶县的人,眼前便会生出麻烦来, ”唐挽斟酌词句, 说道, “以后的事, 我们以后再说。总能想出办法的。” 元朗也知道她有难处。叹了口气, 道:“就怕一味这样妥协退让,最后连本心都找不到了。” “一切都在于尺度的拿捏,”唐挽道,“元朗,你可还记得那一日,冯晋阳和沈榆的‘义利之辨’?” 元朗点点头:“当然记得。” 唐挽起身,负手踱步,道:“圣人说义、利相斥,我却觉得不然。小人重钱财,钱财便是利;君子重名节,那名声也是利。所谓无利不起早。有利在,才驱使那一家人不顾官府的法律,私自开矿。而义,是本心,是原则,也是方法。开矿没有方法,必然会引发事故。我们行事,应当用利做驱动,再以义来规范过程。铜冶县想要参与书院的管理,便是看到了其中的名利。我们则应当将设定管理规范,让他们没有空子可钻。” 元朗默默将面前写了一半的文章拿起来,道:“这是我今天下午草拟的书院管理章程,还没有写完。正好你来了,我们一起完成它吧。” 唐挽转身,对上元朗的目光,不禁一笑,道:“你总能知道我要什么。” 夜深了,元朗仍旧坐在灯火前,将纸片上记录的零散信息一一整理。今日两人秉烛夜谈,出了制定章程之外,又聊出了许多非常好的设想。比如书院不应该只教经史,更应该惠及各行各业,农学、林学、商学、法学、算学等等,都应该成为书院的常设科目。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更能切合朝廷用人的需求。再比如分级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定期测试,区分出学生的水平等级,进行分类教学。这些设想都和既有的私塾大不相同。元朗隐隐觉得,这将是一番创举。如果成功,将来或许可以在全天下推广。 自从来到花山,元朗感觉自己仿佛又活过来了。他的生活不再被毫无意义的故纸堆环绕,每一天都会面临新的问题,逼迫他催生出新的想法。过去那五年中压抑的热情集中在此时爆发。他有用不完的精力,来面对眼前繁杂的工作。 唐挽却有些熬不住了。她这一日奔波下来,早已疲惫不堪,此时已伏在桌案上昏昏欲睡。元朗看了看时辰,估摸着城门已经下钥了。便说道:“匡之,你去床上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