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臣[科举]_第55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页 (第2/2页)

仪仗的;二是因为县衙实在紧张,少几个人吃饭还能节省开支。

    花山县很穷,是那种想象不到的穷。

    唐挽初到花山的那一天, 正赶上黄昏时分,一行人静悄悄地入了城。小小的县城只有一横一竖两条主道, 县衙就坐落在两道交叉的十字口。街道上空荡荡的, 一个行人也无。唐挽下了轿子,抬头看, 但见门口廊柱朱漆剥落, 大门上的纽钉也掉了几颗,要不是头顶牌匾上清楚写着“花山县衙”这几个大字,她还真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

    她见惯了苏州繁华,再看此处破败,更觉刻骨铭心。

    唐挽独自立在十字路口,在那炎热的夏日傍晚, 忽然生出几分秋风萧瑟之感。

    怎么能穷到这个地步呢?这前任知县该没少贪吧?

    于是唐挽当夜便开始查账。将三年的账本查了个底朝天, 才惊讶地发现, 前任知县不仅没贪, 还是个不折不扣勤政爱民的清官。

    前任知县姓陈, 嘉元十八年举人出身。为人端方严谨、刚正不阿,在任期间没有留下一件冤假错案。他还亲自带着百姓开垦荒田,三年任期中共开垦田地一百一十余亩,真正做到了村里家家有地、人人有田。

    可即便如此,花山县还是一年比一年穷。

    陈知县在百姓当中也颇有美誉,当地流传着许多他严谨治家的故事。传说有一年闹饥荒,他把自己家的粮食都拿出来接济百姓。他的女儿饿得不行,偷了隔壁半块馒头吃。他听说之后,把女儿一顿毒打,并说道:“你就算是饿死了,也不能丢了我的颜面,败坏了门风。”后来他的女儿果真饿死了。

    百姓们讲起这件事,都交口称赞,说陈知县才是君子楷模。唐挽却听出了一身冷汗。

    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陈知县没有庇佑一方的本事,实在不该坐在知县的位置上瞎胡闹。一样的道理,他没有养活自己女儿的办法,就实在不该当这个父亲。

    唐挽越是深入调查,就越发现,花山县的穷,其实和陈知县治理不当有很大的关系。

    唐挽上任的这两个多月,几乎全是在田间走访,体察民情。花山县之所以以“花山”为名,就是因为此地多山,且山上多有五色石头,远远看去色彩斑斓。石头多了,黄土就少,地面极为贫瘠。这样的地貌环境实在不适合农耕。陈知县之前开辟出来的百亩耕田,每年的产量根本养不活种田人。

    花山县贫困至此,本可以向朝廷申请补助。而朝廷发放贫困补助的标准是以人均所拥有的田亩数来判定的。在陈知县的带领下,花山县已做到人人有耕田了。因此不仅得不到朝廷补贴,还要每年按照田亩数量上缴粮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