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4节 (第3/3页)
书是最贵的,一套四书要卖一两银子,至于那套文房四宝,钱氏不识好坏,但读书人使的东西普遍贵,少说也要二百文,这些赏赐里外里加起来值二两银子呢。 再看沈长林,规规矩矩的站在身后,并没有因为这事沾沾自喜,就凭这点,便能看出他是沉得住气,不轻狂的人。 钱氏拍了拍他的肩膀:“往后好好念书。” “奶奶,我知道。”沈长林脆声答道。 白面是金贵的东西,家里不种麦子不产面粉,也很少去粮铺买来吃,只是偶尔和种麦子的人家换一点解馋。 钱氏将两口袋白面锁进柜子里,宣布往后隔日取些烙糖饼、葱油饼,但她每次都只取一点,刚够沈长林沈玉寿吃,大人则吃得少,一百斤的白面硬是吃了半年才吃光,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李童生的大儿媳王氏,最近一直在纠结上回馒头的事。 冷静下来后,她觉得自己冤枉了沈家兄弟,他们一个安静本分一个机智聪慧,都不是大嘴巴,不会将事情满世界嚷嚷,还把沈长林叫来问了一遭,当日吃馒头有没有被人看到。 沈长林立刻就想到了沈玉堂身上,但那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确凿证据,就极可能冤枉人,沈长林不想搞出冤案,并且现在将全部心思都放在读书上,就摇头说记不清楚了。 王氏不甘心,左想右想,准备来一出钓鱼执法。 第6章 失窃案 ◎以后好自为之◎ 这天她又做了两屉馒头,李童生家里经济好,几乎每日都吃馒头,有时候还做大肉包。 “沈玉寿,沈长林,过来一下。”王氏故意说得很大声,这时在场的除了沈长林二人,还有沈玉堂和文老太的孙子沈语秋,沈语秋和沈玉堂同岁,特别爱吃,比一般的孩子都胖些。 王氏格外青睐兄弟俩,沈玉堂早就看出来了,他目光幽幽,突然撞了撞沈语秋的胳膊:“想不想吃好东西?” 沈语秋天生就比别人馋,立即眼放精光:“当然想!” “他们去灶房了。”沈玉堂压低声音:“王婶又给他们开小灶呢。” 一听这话,沈语秋心痒难耐,边吞口水边说:“是给他们开小灶,又不关我的事。” “你傻呀,去了不就见者有份。” 沈语秋觉得他说得对,立刻跟了上去。 厨房里,王氏正在分馒头,大块头沈语秋突然窜进来,吓了她一跳:“王婶,我也想吃。” 王氏只得分他一个,沈玉秋三口就吃完了,又求王氏要,王氏被纠缠得心烦,只好又给两个,沈语秋这才满足的走了。王氏一阵心肝疼,这哪里是钓鱼,是钓她自己呢。 此后三五日,一切风平浪静,没听外头有谁传她给兄弟俩馒头吃的事,王氏纳闷了,这天熬好了安胎药,端进屋给妯娌喝。 当着沈玉堂沈语秋的面给馒头,就是妯娌唐氏给出的主意,和大咧咧的王氏不同,唐氏是个心细如发的玲珑人,说那天给馒头时已经下课了,和兄弟俩同路的只有沈玉堂和沈语秋,将目标锁定在他二人身上即可。 沈玉堂是公爹的得意门生,王氏不怀疑他,倒是沈语秋好吃的很,八成就是他传的。 唐氏喝着安胎药,突然说沈语秋吃了三个馒头都没往外说,足以证明他好吃但口风紧,传闲话的必然不是他。 “不是他,还能是沈玉堂?”王氏哼哼道。 唐氏反问:“怎么不能是他?” 这话将王氏问愣了,是啊,为什么不会是沈玉堂呢? “不行,我得和爹说一声!”王氏急吼吼的出去了,唐氏连喊几声等等她都没听见。 结果如唐氏所料,王氏被李童生严厉的训斥一顿,后又挨了丈夫的骂,让她本分的干好家务活,不要搅风弄雨挑拨是非,王氏委屈死了:“我搬弄什么是非了?啥事都得有个是非曲直!” * “沈长林,可以借你的砚台用用吗?” 进入八月份,粮食到了涨肉的时节,这个把月关系到这一季的收成,需要施肥,浇水,防虫害,除草,所有的庄稼人都忙碌起来,连李童生都不例外。 现在私塾依旧是辰时上课,但只上半个时辰,接着就让学子们自己背书、抄书、练字等,李童生下地侍弄庄稼,等到午时他再回来,用最后半个时辰检查学子们的功课,等于半自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