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全京城都怕国公夫人 第75节 (第2/2页)
一层黄色的雾气,透过雾气,能看到块巨石的轮廓。 “听闻这石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难不成是神仙有什么指示?”有人小声议论着。 不只是一个人这么想,在场的淮阳城百姓几乎都是这么一个想法。他们面前的情景,看起来和神迹一般,除此之外,也想不到别的什么了。 很快,便传来一阵马蹄之声。 “淮王殿下,是淮王殿下来了。”百姓呼喊着。 林依依循声望去,便看到了如今的淮王。 这位淮王是先帝最小的一位弟弟,今年也不过三十出头,正是人生壮年时刻。他气质温和儒雅,骑在马上英姿勃发,大有龙章凤姿之相。 林依依看着比自己记忆中更多了几分成熟韵相的淮王,眸中神色不由变冷。 就是他,在暗中搅弄江山社稷。 当年先帝遇刺身死,诸多藩王着实乱了一阵,可那时候淮王不过是个十八岁的少年,论阅历论手腕,比他那些叔伯兄长逊色不少,再加上他又是一派天真少年之气,大家便不会想到,他也有心谋夺那至高无上的帝王之位。 如今看来,皇室之中心计最深的便是这位了。当年的叛乱,让实力雄厚的亲王被一个个处置,而淮阳却未受任何波及,并且在这十二年的时间内,厉兵秣马,养精蓄锐,以待良机。 而如今,朝廷内部国库空虚,外又有羌族为乱,江山基业风雨飘摇,岌岌可危——这便是他制造的良机。 淮王到了近前,便下了马。 百姓们纷纷向他跪地行礼,“见过淮王殿下。” 为免暴露,林依依给自己的人使了个眼色,跟着百姓一道跪了下去。 “诸位快快请起。”淮王忙不迭道,向众人解释自己来意。“听闻此地降下神迹,本王特意前来察看一番。诸位若有兴致,可随本王一道近前。” “多谢淮王殿下,能够靠近观看神仙指示,实在是我等的荣幸。” 如此,众人跟着淮王一起靠近。 就在淮王站在坑边的时候,那一直萦绕着的黄色雾气竟渐渐散开了,露出了里面那块石头的真容。 那石头通身漆黑,上有六个烫金的大字,“王气聚,江山定!” 众人看清这六个大字,一时之间不由有些愕然。 王气聚,江山定……这几个字,若是由寻常人书写,定要治一个大逆不道之罪。 可是,这巨石乃是上天所降,有谁能说,是天上的神仙不对呢? 摆在众人面前的意思只有一个,淮王身聚帝王之气,是上天认定的承袭江山之人。 “王爷,这是上天的意思啊,要您挺身而出,做这匡扶社稷力挽狂澜之人呐。”有一幕僚大声道。 “休得胡言!”淮王当即怒道,“你这是要陷本王于不忠不义之境啊!” 那幕僚言辞恳切道:“如今边关不宁,羌族大举进犯,而陛下却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罢免不少兢兢业业的朝臣,惹得怨声四起,已然有亡国之相。如今这神迹便是上天不忍我汉家江山丧于外族之手,特意向王爷下达的指示。这是上苍要王爷拯社稷于危难,挽大厦于将倾啊!” 另有一人言道:“王爷,这不单单是上苍的指示,臣下的建言,更是万民的恳求。王爷此时若是起事,那是上承天命,下应民心啊。” 幕僚这话落下,淮王看向围观的百姓,温声问道:“是吗?诸位也是这般想法?” 百姓之中早就被淮王安插好了暗桩,听他这么一问,当即有人回应道:“那是自然,咱们淮阳在王爷治下风调雨顺,和睦安乐,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就是京城,也比不上咱们淮阳,足以可见王爷是贤明之主。无论王爷做些什么,小人定当全力跟随。” “淮阳百姓,愿意跟随王爷!” 在有心之人的蛊惑治下,围观的百姓跟着表达了自己支持的看法。 如今是民心所向,幕僚当即跪下,朗声道:“还请王爷,兴义兵,定江山!” 淮王府的侍卫和百姓们都跪下跟着呼喊,“请王爷兴义兵,定江山!” 淮王面上似乎还在犹豫。 众人的呼喊声不由更大了些。 “请王爷兴义兵,定江山!” 声音响彻云霄,豪迈万千。 如此三番请愿,淮王心中的最后一丝不确定似乎也消散了,他面上露出坚定之色,道:“也罢,既然这是民心所向,本王也不好拂逆。不过起兵,乃千古大事,还望诸位全力襄助。” “愿为王爷鞍前马后,万死不辞!” “好。”淮王朗声道,“即日起整顿三军,发兵京师,除昏君,兴社稷!” 这边百姓群情激昂,跟着呼喊“除昏君,兴社稷!” 林依依心中哂笑,这就是淮王啊,权利他要,美名他也要。 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皇权,可以隐忍谋划十多年,如今天时地利人和,几乎都占据在他那边,若是事成,史书上给他留下的也只会是开明之君,而并非什么乱臣贼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