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节 (第1/4页)
即便建国后各大宣传队、工作组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的概念,但实际生活中重男轻女思想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扭转。 直到强制独生子女制度出台后,许多女童才能得到家庭物质资源支持,从而可以求学、求职,进而改变人生轨迹。 另外,在农业时代,自然资源有限,粮食生产方式和产量受限,过多的年轻人口对于社会来说不是财富,而是累赘。饼只有那么大,分饼的人越多,分得的饼就越小。 进入六十年代后,节育理论在许多国家得到政府的重视。包括国内,当时许多国家都在推行节育措施,这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粮食压力密切相关。二战后,各大经济体在战后恢复生机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人口问题。例如,米国出现著名的婴儿潮,影响了超过两代人的生产和消费习惯。各国开始宣传马尔萨斯陷阱理论,并给出了生育计划政策建议,免得新增人口过快最终将地球吞噬。 而在南高丽,50年代的婴儿潮涨势凶猛,刚开始的时候对社会影响不大,因为婴儿只需要喝口米汤也能活下来。但进入60年代后,南高丽的第一批婴儿潮的孩子开始上学,他们家的二胎三胎陆续出现。高出生率对人口结构和福利支出造成的影响开始显现,政府预算捉襟见肘,需要用大量外汇买粮,政府无力继续发展经济。 为了解决低投资、低生产、低收入、低外汇储备却高人口增长率的恶性状况,南高丽政府提出开源节流计划。其中,所谓节流计划就是家庭计划,也就是韩版计划生育政策。他们从宣传到生育咨询中心,广泛开展节育培训,提供避孕药物。同时,国际机构和米国纷纷援助南高丽,使得计划生育组可以在农村基层开展节育工作。 这些,与国内正在面临的困境极为相似。从53年开始,大陆政府开始推行节制生育,62年后更是提倡计划生育,提倡“晚稀少”的生育政策。其中,50年代末60年代初,男性以结扎方式实施节育措施的人数达到顶峰。建国后的人口政策,绝非后世人们误以为的鼓励生育。可惜随着各种政治活动的泛滥,许多于国有利的政策或是偏离初衷,或是人亡政息。 文岚知道问题所在,也知道这些问题对后世社会的影响。所以一旦发现苗头,便联想起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书生意气的文岚便忍不住写了长篇大论,从正反两方面论述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供主政者们参考。 这些,也许只是徒劳无功。 但是,只有尽自己一份力,李文岚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如意门带来的种种便利。 窗外,春雨连绵不断,寒冬里蒙着的一层灰绿完全褪去,换成五彩斑斓的新衣。充盈着水汽的绿色,伴着春风,变得分外张扬,把目所能及的土地全部据为己有。 在这样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文岚忽然出现在一个大学校园里。在看到教学楼的那一刻,文岚便将觅食状态转换成旅游观光模式。 站在大学内湖边上,缕缕阳光落在湖面,衬得湖水宛如晶莹剔透的绿翡翠。绕行到另一侧,白色的高塔映衬着湖水,湖面照出白塔倒影,相映成趣。中式的亭台坐落在湖边,站在临水一侧,看着眼前的诗情画意,感受着徐徐春风,心旷神怡。 忽然,高楼一侧传来一阵喧哗,伴随着几句年轻男子的惊呼,窸窸窣窣,不绝于耳。 文岚打算走过看个究竟,未到楼侧,便听到另一侧有个腔调有点特别的女声正在质问:“老师,他们在毁坏树木,为什么没有人管,没有人制止他们?” 文岚加快脚步,转过宿舍楼,便看见那一抹清脆的绿意,在光秃秃的地平线上显得那么醒目。可惜,有几个年轻男生已经爬到树上,正在伸手去够榆钱。为了摘下那一串串形状像蝴蝶又似古青铜钱的嫩绿色花,男生不断拉扯枝条,掰扯树叶。许多嫩绿的枝条因此被折断,或是耷拉在半空,或是直接坠地身亡。 中年的男老师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看着眼前新来的外国学生,为难地解释道:“从去年秋天开始到现在,我们谁也没有吃到任何的新鲜蔬菜。不管是为了充饥,还是为了补充营养,我们都不太合适劝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与他并肩而站的年轻女子,看着树上那些直接嚼起花束的年轻学子,转身看见的老师浮肿的面容,忍不住捋了捋头发。一缕秀发应声脱离,年轻女子看着手上一绺一绺的金黄长发,没再说话。 文岚跟着那个年轻的女子走出了校园,她推着自行车,慢慢走在寂静的胡同里。她走得真的很慢,那些把孩子裹在背后的老妇人,那些推着婴儿车的老先生,一一越过了她,匆匆忙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