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貔貅不想暴富! 第42节 (第1/2页)
战火蔓延,无人能独善其身。 包括书生。 终究还是来了。 回想起南宋那段历史,牛仁微微叹息。 仿若猜到结局的他,不忍再看舞台。 但层层递进的激昂旋律与台上练习生们精彩绝伦的舞蹈,无时无刻将他深深吸引。 牛仁最终还是抵挡不住舞台的诱惑,沉浸其中。 书生们换上战甲,手中的毛笔变为兵器。 笛声与琴声减轻,取而代之的金属铮鸣渐响。 练习生们挥舞着兵器,或起身翻跃,或俯身旋转。 滞空能力极强的他们,每一个舞蹈动作都被镜头完美捕捉。 无论如何定格镜头,舞台都绝美如画。 音乐行至后半段,鼓声筝声金属击打声分外密集,略显压抑与紧张的旋律,逐渐将整个舞台推向高|潮。 战场上,敌人越来越多,而书生们身边的战友却越来越少。 尸横遍野,是他们的人生终点。 音乐从一开始的奋勇、充满希望的战歌,化为无尽绝望的哀鸣,牵动着台下每一名观众的心神。 观众们不禁双手握拳,身体绷直,恨不得冲上舞台与书生一起战斗。 敌人的利刃划破战甲直入要害,书生们一袭青衣被鲜血染成夺目的红衣。 他们脚步晃晃悠悠,像是舞台开始时酒醉般的舞蹈,也像是濒死前、不愿倒地的挣扎。 敌人利刃穿透的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倒在地上。 尸体层层叠叠,最后只剩一人。 难道,就这样,失败了吗? 敌人的战马嘶鸣,最后一名书生一声长啸。 他踩在同伴们的身体上,起身腾跃,手里的利刃直指敌人的咽喉。 他腾跃至最高点,利刃刺穿血肉的声音响起。 舞台背景化为墨色山水画,台上所有的练习生们一袭红衣秒变青衣…… 身着青白相间的练习生们宛若层峦叠嶂,腾跃的、身着青衣的练习生仿若最巍峨的山峰。 他们与背后的舞台融为一体,化为绝美的华夏江山图。 最后一句半唱半吟的歌词响起。 “任凭鲜血染青衣,此生无悔入华夏。” 这句歌词化为一副酣畅淋漓、颇具风格的毛笔字,放大出现在舞台背景右侧。 台下所有人——无论是第一次观看《丹青》的观众们,还是看过彩排的工作人员和主持,亦或是跟着练习生们排练了无数遍的人事主管赵步蹈,在看到这一幕时,他们的眼眶发热,氤氲的泪水迅速累积,然后顺着眼角缓缓落下。 家国,是每一个华夏人刻在股子里的情怀。 即使现在生于和平年代,但华夏人们心中难以磨灭的对国家的维护、归属感,与为国战斗的热血,通过血脉代代相传,数九寒冬也无法将它冷却。 无论男女老少,只要华夏有难,他们都心甘情愿地为它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一如《丹青》中,那投笔从戎、血战到底的书生们。 《创造888》前七组舞台,所描绘的都是人间、民俗、文化小情。 第八组《丹青》,将整个《创造888》三公舞台的格调,陡然拔至最高。 国家之大爱,热血之情怀,在此刻的舞台上,描绘得淋漓尽致。 《丹青》之所以好,不止是因为舞台美,而是因为练习生们高超的舞台展现力、歌舞功底以及音乐的完美演绎,将爱国情怀涓滴不漏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1,2,3…… 半分钟过去,舞台灯光暗下。 看着那两排“任凭鲜血染青衣,此生无悔入华夏”的诗词消失在屏幕上时,牛仁差点儿想急得跳起来冲到后台! 一如其它观众,牛仁刚开始也被《丹青》人景相融、爱国情怀满满的舞台所打动。 但当他还没来得及擦去眼角的泪水、还没来得及从舞台带给他的震撼中回过神时,牛仁又看到了《丹青》舞台背景处,那两排毛笔字——“任凭鲜血染青衣,此生无悔入华夏”…… 牛仁那两个眼睛瞬间瞪得比灯泡还圆,差点儿脱眶了。 作为一名闲情雅致的小老头,牛仁除了喜欢研究研究华夏文化、华夏历史外,还喜欢写写书法。 只可惜,牛仁小时候比较淘气,没怎么打好写字的基础。 长大后,牛仁对书法感兴趣时,他练字练得再久,写出来的字,也不过是仿照古人写法,没有自己的风骨。 但纵使如此,牛仁的字在华夏书法界,也算是一号人物——谁让现在对华夏书法感兴趣、愿意从小天天刻苦练书法的华夏孩子越来越少,以至于现在的华夏书法界,除了和牛仁同辈的几个老骨头外,再也没出过真正的书法大家了。 所以像是牛仁这种,能将前人写字风格放个八分相似的,都算是华夏书法界的人物之一了! 牛仁这两天,还和身边的书法爱好者老友们,感叹华夏书法可能会就此落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