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5章 姜毓才身患重病 杂志中藏有地址 (第1/2页)
李云帆决定先找姜毓才,然后再去找辜文杰。 一路无话。 下午三点钟左右,吉普车开上了南京长江大桥。 三点半钟,汽车到达朝天宫。朝天宫很早以前就是一个古玩文物市场,刚开始是一些古董商人和文物贩子自觉和不自觉地在这里摆摊设铺,后来逐渐成了文物市场。 除了一些店铺以外,绝大部分都是摆地摊的。 摆地摊的每人一块布和一个包,做着随时撤离的准备,因为随时都会有一些带着红袖章的人来抓他们,所以,摆地摊的还专门派人在路口望风,一有风吹草动,大家卷起地摊布,拎起包就逃之夭夭。 李云帆问了几个摆地摊的,他们都说不认识姓姜的,有一个人建议三个人找开铺子的人问一问。摆地摊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方不固定,和他们打交道的大都是一些捡漏子的古玩爱好者,店铺是固定的,他们在这里的时间比较长。 三个人在一家名为“一览天下”的古董店问到了一点眉目,古董店的老板姓陈,他家在朝天宫做古玩生意有些年头了,如果姓姜的确实在朝天宫做过古玩生意,那么,他父亲一定认识。 于是,陈老板将李云帆一行领回了家,陈老板的家住在距离朝天宫东边一个叫七里桥的地方。 老人已到古稀之年,他确实认识姜毓才,不过,他说,姜毓才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做古董生意了,他原来有一个店铺,后来转让给了别人,只听说他生病了,其它情况,一概不知。 “那么,老人家,您知道姜毓才家住在什么地方吗?” “他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杨公井,一个是夫子庙。” 姜毓才果然有钱,竟然有两个住处。 “姜毓才家住在杨公井,他父母住在夫子庙。具体的门牌号码,我不知道,你们不妨到这两个地方去碰碰运气。” 三个人驱车来到杨公井,所谓杨公井只是一条街,在这条街上一共有四个巷口。三个人一个巷口一个巷口问,最后在第四条巷口有了着落。 巷口有一个老鞋匠——是一个商店的营业员让李云帆找老鞋匠的,老鞋匠姓殷名兴旺,老人在巷口修鞋已经有五十几年,他对杨公井这一带的人头比较熟悉。 殷兴旺说,早些年,姜老板经常到他的鞋摊上打鞋掌,二十几年前,因为生了一场大病,古玩首饰不做了,平时深居简出。 殷师傅请茶水炉的老太照应鞋摊,领着三个人走进巷子,巷子不同于那种幽深仄仄的小巷子,这个巷子竟然能走马车和黄毛车。 穿过两个巷子,殷师傅在第三个巷子最里面的一户人家的院门前停了下来。 “公安同志,姜老板家就住在里面。” 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抬头看了看,院门右侧的门框上,盯着一个门牌,上面写着杨公井碑亭巷287号。 老人将三个人带到门前就离开了,手艺人,时间是耽误不得的。 李云帆轻轻敲了三下门。 不一会,门开了——但只开了一扇,从里面伸出一个中年女人的脑袋来:“你们——你们找谁?” “请问,姜毓才家住在这里吗?” “他家在里面一进——最后一进。” 城里面的房子和乡下不一样,一个院子,或者一个弄堂里面住着很多户人家。从中年女人的话中能听出来,287号住了不少户人家,姜毓才是一个生意人,他怎么会住在这样一个多家杂居的院子里面呢? “大嫂,姜毓才不是很有钱吗?他怎么住在这个地方啊?” “287号原来全是姜家的房子,前几年,房子交给房管所了。” 287号一共有三进,姜毓才家住在第三进。 穿过两个过道,中年女人将三个人领到一个门厅里面,然后敲了敲西边一扇门——门厅两边各有一扇门。 “进来吧!”说话的是一个苍老的声音。 中年女人推开门,走了进去。 屋子里面坐着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太太,老太太的头发梳的很整齐,衣服很干净。 “张嫂,他们是——”老太太已经看见了站在门厅里的三个人。 “他们找姜先生。” “进来吧!” 三个人走进屋子,中年女人很知趣地朝李云帆点了一下头,然后走出屋子。 屋子分内外两间。 老太太很谨慎:“请问,你们找姜先生有什么事情吗?” “老人家,我们想找姜先生了解一点情况。” “你们是——” “我们是勤将地区公安局的,我们是为一个案子来的。” “你们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