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21节 (第2/2页)
便聚在他脸上身上。 明远却根本没在意那些,他在想种建中——看来那个家伙拜入先生门下还挺早,与张载十分亲近。但既然拜在张载门下,就不该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才对。 他跟随吕大临迈入殿中,种建中便也看见了他,顿时扬起下巴,骄傲地别过脸去。 明远扁扁嘴,在心里哼了一声。 倒是种师中,欢欣鼓舞地用眼神向明远打了个招呼,似乎在问:师兄,糖醋熏鱼,糖醋熏鱼今天有吗? 刚刚入内的弟子们便一起向张载行礼。 张载温和地笑着,看着他们一一坐下,才缓缓开口: “各位是我门下天赋才具最为出色的子弟,昨日已考较过了。” 明远听见,便觉脸上微热。他是靠道具才通过考验的,种建中说他“欺世盗名”,也并未说错。 但是此刻种建中的眼光扫过来,眼中却少了几分轻视,多了几分深思。 这令明远的脸更热了。他内心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至少不能再依靠道具为自己博取名声——他有钱就够了。 张载轻咳两声,视线缓缓转向种建中。 “彝叔此去鄜延,征途艰险,但壮士当坚马革裹尸之心,为师不再留你。但愿你此去为国建功之际,亦不失本心,不忘记那些做人的道理……” 彝叔是种建中的表字,张载这么说,证实了种建中昨日说过的,他确是要去报国的。 明远听着心头一惊,看向种建中的眼光便有些歉然。 种建中见状,偷偷冲明远皱皱鼻子,然后故意将眼光转到别处去,不看明远,神色间显得很自豪。 可是种建中怎会知道,明远事实上是在想:这个人在历史上籍籍无名,不会是因为……此去鄜延路抗击西夏,就此挂掉了吧。 昨晚他细细回想印象中关于北宋种家的事迹,在1127的提点下,当真想起一些。 北宋的名将世家,当属杨家、折家(佘家)和种家。其中杨家和折家的事迹因为后世文学作品而被广为传扬,种家相比之下就显得名声不显。 然而种家却实是北宋西北边疆不可忽视的将门,而且文武兼修,曾出过大儒种放,也出过拓边名将种世衡。种师中应当是种世衡孙辈中的杰出之辈。那么算起来,种建中应当也是种世衡之孙,但明远从未听过这个名字。 只听张载继续开口:“还有余下几位,都是少年才俊之士,为师别无他求,唯盼你们于学业有成,于大道有悟,于人生无悔。” 种建中、种师中和明远等人闻言一起躬身行礼,同声应下。 “算来为师不过痴长各位几岁,于大道至理的领悟之路上比各位早走了几步……”张载用他一贯谦虚的声调,娓娓说来,“只是近日领悟出了几句儒者立身处世之道,愿各位谨记,为师亦愿与各位共勉。” 与座几人,便都打起精神聆听。 只听张载缓缓开口:“当为天地立心……” 坐在张载身侧的弟子们,纷纷在心中默默记忆:为天地立心。 唯有明远,仿佛想起什么似的,忽然抬起了头。 为天地立心? 他对这一句有印象! 此刻张载满心都沉浸于他对儒家学说和天地大道的阐释中,完全没有察觉到明远的异状,只是缓缓继续往下说。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他说到这里,不知是不是岔了气,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以手掩口,不停地咳嗽。 种建中则在一旁轻声重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是身为儒者处世之道?” 他的语气里略有些犹豫,因为意识到老师这句话似乎还未说完。 这三句里,已经提到了天、地、人,提到了诚意正心,提到了孔孟等先儒的学术,但似乎还少了点什么。 身为继承了先贤学术的人们,似乎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上,还应拥有一个永恒的政治理想。 种建中或许不是追随张载时间最长的学生,但是他悟性颇高,且对老师的学术知之甚深,才会有此预期——老师的话还未完。 他一瞥眼,便看见对面坐着的明远睁大了双眼,嘴唇轻颤。 种建中皱眉,不知明远想到了什么。 却听明远忽然开口,声音不算响亮,却异常坚定地接了下去:“……为万世开太平?” 殿中所有人都听见他口中所说,纷纷低下头去,将这四句连起来,在心中反复咀嚼。 明远话音既落,张载依旧在连声咳嗽,不能说话,但是却冲明远微笑着点头。 而一直坐在张载身后的吕大临却“咦”了一声,反问:“远之,你是如何得知先生这第四句?先生不过是昨夜才与我谈起过。” 也就是说,张载这四句话才刚刚总结归纳出没多久,吕大临身为最亲近的弟子也才刚刚听说,明远怎么就能提前得知了呢? 明远自己却还兀自沉浸在震惊中。 以前1127曾经反复告诉他,他一定听说过张载,一定对张载的学说有所了解。他只是需要一个契机,才能将一切都回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