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集 (第3/5页)
!”内屋喊道。 “快,坐好,坐好,”夫人招呼着大家入座。 赵抃扶娘亲坐上正堂道:“今晚全家好好吃一顿团圆饭!” 一桌热气腾腾的各样菜肴送上桌,四郎和夫人不时为娘亲夹菜,全家欢声笑语…… 此时,一家人刚刚开始吃团圆饭时,常平官急匆匆上门来禀报…… 常平官禀报道:“大人,今日放粮时,一位衙役误伤人命……” “人已死了?”赵抃惊讶地问道。 常平官重重地点点头。 赵抃上前与娘亲附耳几句,便与常平官匆匆地赶去衙门…… 10、府衙 夜 蜡光灯下,赵抃和常平官等官员讨论年轻兵士误伤人命的突发事件…… 赵抃痛心道:“按大宋法律,误伤人命者须得偿命。这年轻兵士虽为公务,但处理不当,出了命案,悔之晚矣。” 常平官无奈地望着赵抃…… 11、赵家 夜 深夜,赵抃从府衙回来,只见娘亲住的厢房灯烛未灭。 赵抃正欲悄悄入房…… “四郎——”娘在屋内唤他。 “娘!”赵抃叫了一声,便推开厢房门,只见娘坐在床头,并未睡倒。 赵抃走进厢房,忙为娘整理被褥,并安慰道:“娘,您安心休息,衙门里的事四郎能应对得好的。” “四郎啊,”小徐氏道:“我儿做事哪里需要为娘操心。”她,顿了顿:“不知咋的,娘老啦,倒是在替那个孩子担心呢。” 赵抃一时没领会:“娘,哪个孩子要您老操心?” 小徐氏只顾自己说:“日间出了人命的那个小兵士,当真要以命抵命?”她两眼望着四郎:“为娘听说了,他还刚入衙门,没有见识过,又偏碰上这么个讨命的,实在可怜!” “娘啊,王法难违,这世间难做的事多着呢。”赵抃才听明白,娘是替那个年轻衙役揪心,他摇了摇头说。 “四郎,人家也是爹娘生养的,孩儿无故遭这份死罪,爹娘也活不下去呢。”娘动情地说。 赵抃良久默默地点点头。 (赵抃画外声):“娘是用自己的爱子之心去体味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啊。自己奉请王命,为人父母官,不正是替天下的父母照顾好他们的子女吗?这一夜,赵抃彻夜难眠……” 12、公堂 日 几天后,放粮杀人案再次开庭。 赵抃传唤年轻兵士到庭,年轻兵士被衙役带上堂。 赵抃赶紧命:“左右替他去了手铐,给凳子坐下。” 衙役上去取手铐,又搬来凳子…… 可是,年轻兵士哪敢坐,只是跪倒在地上…… 旁听的人多为上次放粮时在场的乡民,有的为年轻兵士出庭作证,大家都为年轻兵士鸣不平…… “恳请青天大老爷法外施恩呀!” “请青天大老爷开恩哪——!” …… 跪倒在地的年轻兵士却神情黯然低落,龇咧着嘴,半响才迸出一句话来:“大人,小的命该绝。情愿一死抵命,也好免去痛苦。” 赵抃一听他话一看他身体异常,面容发青,病态毕露,忙关切地问道:“你有何难言之痛,但讲无妨。” 年轻兵士道:“回大人,小的几日前身上似乎长了痈疽,尚未溃烂出脓,故而疼痛难忍,了无生趣。” 赵抃听后即令:“官医上堂察看。” 衙役喊道:“传官医上堂!” 官医上堂后,立即对年轻兵士进行检查,赵抃见他艰难地抬起左臂,剥下右肩衣裳,只见右肩靠后背已肿得馒头大小,皮色不是发红而是晦暗无光,细瞧也找不见脓头。 官医禀告道:“赵大人,犯人得的恐怕是痈疽,而且是无头的疮疡。此种病症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气滞而成,肿胀疼痛,较为凶险。” (赵抃画外声):“死罪易受,活罪难熬。难怪年轻兵士痛快求死,可见其病痛折磨之烈……” 此时,赵抃耳旁响起娘亲的忧心话声:“人家也是爹娘生养的……” 赵抃交代官医道:“是啊,普天之下,四海之内,同是为人儿女,不都是兄弟姐妹吗,遭罪受苦,怎不感同身受!此犯人虽是死罪,然为官者仁爱为本,还需在牢中就医治病,好的照看。否则,伤筋烂骨起来,无异于虐杀生民啊。” 官医:“遵命!” 13、街道 日 下班时分,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赵抃从府衙下班急匆匆回家。此时,毛彦志十分急呼呼赶来,两人在街上迎头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