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竹秋_柳竹秋 第5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柳竹秋 第50节 (第2/3页)

儿等着,我去去就来。”

    柳尧章无奈下车,柳竹秋撩开另一边的窗帘,大口呼吸车外涌入的寒气。

    那团因愤恨产生的气闷板结不散,压迫得心脏钝痛,世间能如此折磨她的只有街对面那个叫孟亭元的老头子。

    此人是当代数一数二的大儒,学淹古今,桃李遍天下,还曾是她最崇敬信赖的人。

    六岁时她被父亲从老家接到九江任上,跟随哥哥们正式就学。

    家里的塾师招架不住她活跃的思维,很快被她刨根问底的提问唬退,之后接连几位先生都如此,大哥二哥不乐意了,请求父亲将捣乱的小妹轰出学堂。

    柳邦彦为此责备女儿,柳竹秋认真辩解:“孩儿看那些老师自己都只是一知半解,如何教得好学生?哥哥们将来要上进,被这些半灌水先生耽误了才叫糟糕。孩儿替他们检验教师水平,他们理当感谢我才是。”

    这话不知怎地传到了外间,偶然落入在江西游历的孟亭元耳中,他对这刁钻的女童很感兴趣,主动拜访柳邦彦,说愿意在他家任教。

    柳邦彦喜之不尽,警告柳竹秋说:“这位孟先生是先帝时期连中三元的文魁,真算当今首屈一指的饱学之士,多少高官名士都出自他门下。若非十年前辞官归隐,如今定是元老重臣了。这样的名师来家里执教我们真该感谢祖宗,你不许再像之前那样对他无礼,免得妨碍哥哥们的前程。”

    柳竹秋非但不听,反而更想见识孟亭元的学问,开课时翻着《论语》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向他发问。

    按照朱熹等宋儒的注解,这句话的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把这当做非常快乐的事。有远方的朋友来做客,要视作喜事。人被冒犯了也不能心存怨恨,这样方可称为君子。”

    柳竹秋对此深表困惑:“孟先生,学到喜欢的知识我们是很乐意经常温习,可若是不喜欢的书本也要天天看,那样怎么高兴得起来呢?平时好朋友来拜访,人们应该欢迎,可倘若家里发生了灾祸,或是在办丧事,主人家心情低落,这时见朋友登门,又哪里来的好心情接待?若被人欺负了,表面上可不同他计较,但心里总会生气、难过、厌烦、怨恨,假如连这点情绪都不能有才算得上君子,那想做君子岂不是先得有副木石心肠?学生觉得圣人的教诲并不是这个意思,还请先生指点。”

    孟亭元笑容和蔼,打断训斥她的大哥,温言道:“这些留待下课后我单独教你。”

    当天他当真给柳竹秋开小灶,带她去花园里,向她解释那句的话正确含义。

    “圣人说的‘学问’并非指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说人生的真理。这些真理也不是单靠读书得来的,更多的需要从生活中去体会领悟。所谓‘学而时习之’,是让人随时反思自身经历,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改正不足深化长项,每天都能取得进步,让自己的道德修养更趋完善,那么自然就会‘不亦说乎’了。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这个朋友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友人。我们讲‘古来圣贤皆寂寞’,圣人的德性思想都很崇高,曲高则和寡,大部分人达不到那种境界,都不能理解他们的理论,肯接纳执行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比如孔夫子本人在世时就很不得志,但他没有因此气馁,而是坚信总有一天懂得他的知己会与他的理想信念相遇,到那时即便双方相隔遥远的距离和时空,也能灵契相通,这便是所谓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最后‘人不知而不愠’,这个‘人不知’不是被人冒犯欺负,是指不被世人所理解。‘不愠’也不是说生气厌恨难过,是指不怨天尤人。前面说追求真理是很辛苦的,必须不断反思,而且不易被凡夫俗子理解接受,在这个过程中人难免会灰心气馁,怨天尤人。只有克服了这些心态,才够得上君子,才有可能做成学问,求得人生之道。”

    这些都是过去那些庸师不曾讲过的,柳竹秋心思豁然敞亮,兴奋道:“先生讲得再透彻不过了,把学生想不明白的事全讲通了,可方才在课堂上您为什么不这样跟哥哥们解释呢?”

    孟亭元笑中流露叹惋:“科举考试的阅卷标准都是比着朱熹的注释来的,我不那样教你的兄长们,他们将来如何求仕途呢?倒是你这小妮子不用进仕,我还可以教你一些真知识,就看你愿不愿意学了。”

    柳竹秋求知欲最是旺盛,遇见真才实学的高人正如秧苗逢雨露,受孟亭元悉心栽培,聪明才智都得到最彻底的激发。

    毫不夸张地说在她迄今为止的人生里这位蒙师的影响力举足轻重,直接养成了她的见地、思维,乃至塑造了她的人生观,被她引为宗范。

    万万没想到,后来砸碎她信仰的人也是他。

    五年前,一直蛰居乡野的孟亭元突然出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