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9页 (第2/2页)
,一开始的起始资金都是这些富商捐献的。 为此周恒在衙门外面立了一座功德碑,上面刻着善心人的姓名与捐献金额,背面就是用红纸贴上这些金钱的去处,公开透明,绝对没有被贪污一丝一毫,捐献的名额排在前十的,还收到了周恒送的积善之家四个字牌匾,未来三年的税收可以得到优惠,有了这些鼓励,原先意思意思捐献的人更踊跃了,让周恒一时没有了后顾之忧,无论是修路还是改造梯田,一时半会儿都看不到成效,就靠他们捐献的这些顶上支出了。 又三年后,周恒再度得了一个优,调任回了京城任从五品户部郎中。 林师爷留在了庆州府做县丞,族弟崔宗丰调回了白桐县任主簿,原来的主簿升官做了县丞,而原来的县丞已经到别的地方做了县令。 时隔六年,周恒再回到了京城。 这时候,他四十五岁。 长子崔青礼刚中了二甲进士,还在翰林院学习,膝下二子一女,全是嫡出,次子秋闱失利,还在备战下一次的秋闱,膝下一子。 长女刚刚出嫁没多久,现在看上去夫妻和乐。 往下面就是他的庶出三子崔青明,已经18,考了一次秀才,止步童生,下一次把握不小,已经定亲,因为周恒的要求,李氏给这个庶出孙子求娶的是门户低一些的五品官嫡女,家中书香传家。 在外接触那么多来来往往的人,周恒也发现了,嫡出跟庶出,嫡妻还在,又有明事理的长辈在,那么她所生养的嫡出子女跟庶出子女的差别真的太大了,他宁愿给儿子女儿求娶门户地一些家中的嫡出子女,也不要那些门户相当的庶子庶女。 说出去是没那么好听,但自己得了实惠才是真正的好。 庶子成亲后,周恒就给了他一些傍身的产业,以后光是凭借着这些,也足够衣食无忧。 庶出次女也十六了,正是说亲的年纪,但是距离十八还有两年,足够慢慢挑选。 儿子一出京就是六年,终于回来了,而且看样子短时间内也不会再出金了,李氏大感欣慰,崔永之嘴上不说,心里也觉得高兴,领着儿子见了不少的故交,慢慢的把一些他结交的人脉移交到儿子的手里,他的年纪已经大了,有些力不从心,他也该准备着了。 他在京城待了九年,在户部做了不少功绩,改良记账法,发明数据分析图表,刚刚升到从四品,李氏去了,享年七十五岁,又半年,自老伴去后身体一直不怎么好的崔永之也去了,周恒守孝三年,正好避开愈演愈烈的夺嫡风波,出了孝之后,他就去外地任巡抚。 崔永之和他已经安排妥当,只要不出意料,巡抚一职没有问题,至于去哪里,就是要看天意了。 原身就是栽在这上面,他没有想过那份从龙之功,他父亲一直是个坚定的保皇党,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只要坚定的跟着父亲的步子走,始终忠于皇上,后面不论登基的是哪位皇子,就算看他不顺眼,也不会特意太过针对于他,那样,崔家就可以避免最后被抄家流放的结局。 说起来,也真有些遗憾,他从哪个时点来,就只能知道这个时点之前的事,后面的只知道原身大概的走向结局,具体的是没办法知道的,如果他知道,就算不会站在那位皇子的身后,稍稍有点偏向,就有足够的好处了,但现在这样,只能不偏不倚,坚定的拒绝所有拉拢他的皇子,站在皇上身后。 钟席已经不年轻了,他比周恒还要小两岁,却也是知天命的年纪了,但是跟崔衍行比起来,他看上去要苍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