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4页 (第2/2页)
周恒隔的不远,同是广东省内,不过他所在的是一个更山的地方,是下等县。 得到了任命书,周恒也收到了父亲帮忙找来的两位师爷,一个是秀才出身,有近十年师爷经验的林凡林师爷,一位是比他小几岁的族弟崔宗丰,只是童生,却一直打理家中产业,在这方面是一把好手。 另外还有两个跟班,一个是秀才出身的族侄崔青观,一位是自己的长子崔青礼。 相应的,他的妻子王氏,儿媳柳氏都会去,其他的都留在京中。 ☆、第 86 章 王氏要带上,那是因为必须要有人帮忙去打理内宅, 带一个妾室的话, 那就会有太多的不方便, 他宠妾灭妻的意思, 崔青礼也去则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本身在实务这一方面就比较弱,出去走走,可以增长见闻,让他的文章言之有物。 柳氏也跟着夫君一起去,崔永之和李氏还是很想抱嫡重孙的, 他们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感情好的时候, 聚在一起也许没多久就能听到喜讯了。 其他的人像崔青义, 他这个年纪还在学院念书,去偏远的地方教育是怎么也比不上天子脚下的,小的还未入学的去远方则是有较大的可能染病,这个时代的医疗跟现代是没法比的, 一场风寒就能要了人的命。 等到他们安定下来了, 看情况再接人也来得及。 王氏和柳氏都是在京城出生、在京城长大的,从来没有出过京,现在终于可以出京城,心里也暗暗的兴奋,兴致勃勃地开始收拾自己要带去的东西。 王氏也是不舍得自己的幼子幼女的,只是丈夫那边没有人管理后院不行, 要是让那些妾侍去的话,她又觉得不甘心,只能往好的方面想,儿子女儿在京城才不会耽误了他们,儿子正在学院念书,再过个一两年就可以考秀才了,到外地奔波不利于他的状态,而女儿现在这个年纪也正是学规矩和管家理事的时候,在京中才是最合适的,而且丈夫也说了,等他们去到那任职的地方稳定下来,接儿子女儿过去小住一段时间也是没问题的。 李氏是最不舍得的,她从来没有跟儿子分开过,只是这是儿子好不容易得来的官职,只能带着笑容送他离开。 至于留下王氏在身边尽孝她没有想过。 带一位贤内助上任是理所当然的,有些事男人不好说,可是让女人来说那就再合适不过了,身为一部尚书的妻子,她也一直帮着丈夫传一些他们不太好说出口的话,所以她很明白,有一位贤内助对儿子可以省多少力,儿媳一直当家当得好,以前也是被教育过如何跟别的官夫人来往交际的,所以她根本没有以尽孝的名义拘着儿媳妇在京城,唯一让她聊表安慰的,就是她膝下还有那么多孙子孙女在家陪伴她,儿媳也信任她的,把她的嫡子嫡女的教养都托付给她,她自感责任重大,即使对儿子不舍,也能强打精神帮忙打点要一起带过去的东西。 家具是不带的,太大件了,又笨重,可是衣服、常用的熏香、药丸、药材,还有布料首饰等等都要带过去,最后清点一番,足足一船的东西。 他们是要坐船通过运河到海口,然后再转海运,是的,走海路,这已经是一条被走惯了的路,安全性不用说,这也大大节省了南北两地的来往时间。 人员方面,除了师爷和帮忙跑腿的族人之外,另外还有十个侍卫,八个丫鬟,八个小厮,管家一个,老嬷嬷一个,可以说这个阵容很强大了,所以虽然只是一个七品县令的任职,他们还是浩浩荡荡的出发了,一点都没有那种新官上任的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