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咕公版·两晋南北朝史_第二节 豪贵侈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节 豪贵侈靡 (第1/5页)

    第二节 豪贵侈靡

    晋、南北朝贵人豪族之侈靡,实为其时风俗之大弊,第二章第一节,已略言之。此盖自古以来,操治理之权者,积渐堕落,以至崩,非一人一事之失也。《晋书·文六王传》:齐献王攸奏议,言“都邑之内,游食滋多。巧伎末业,服饰奢丽,富人兼美,犹有魏之遗弊。”《王导传》:导言:“自魏氏以来,迄于大康之际,公卿世族,豪侈相高。政教陵迟,不遵法度。群公卿士,皆餍于安息。遂使奸人乘衅,有亏至道。”足见晋初之弊,皆沿自魏朝。而魏世之弊,则又有沿诸秦、汉者。《江统传》:统转大子洗马,上书曰:“秦、汉以来,风俗转薄。公侯之尊,莫不殖园圃之田,而收市井之利。渐染相放,莫以为耻。今西园卖葵菜、蓝子、鸡、面之属,亏败国体,贬损令问。”夫商贾之事,古之士大夫,莫不视为大耻,今乃以大子之尊,而公然为之,封建之世,治人、食于人者之节概,扫地尽矣。此其所以五胡一起,遂如土崩瓦解而不可止欤?

    当时奢侈之事,观史之所载,殆无不出于意表者。(如王济食晋武帝,供馔悉贮琉璃器中,已见第二章第一节。《石崇传》云:崇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武帝每助恺,尝以珊瑚树赐之,高三尺许,枝柯扶疏,世所罕比。恺以示崇,崇便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嫉己之宝,声色方厉。崇曰:“不足多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四尺者六七株。条干绝俗,光采耀日,如恺比者甚众。恺恍然自失矣。琉璃、珊瑚,乃西域、南海之物,既路途遥远,又丧乱荐臻,宇县分隔,致之甚艰,而晋初君臣,乃能多致之如此,其骄淫矜夸,可以想见。当时以奢侈闻者,如竟陵王楙、何曾、夏侯湛、任恺、贾谧、贾模等,其事迹皆见《晋书》本传。王濬功名之士,而史称其平吴之后,不复素业自居,玉食锦衣,纵奢侈以自逸。习俗之移人,可谓深矣。)奢侈之极而无以供,则不得不竞为聚敛。如义阳成王望、(《望传》云:望性俭吝,而好聚敛。身亡之后,金帛盈溢,以此获讥。望孙奇,亦好畜聚,不知纪极。遣三部使到交、广商货,为有司所奏,贬为三纵亭侯。)和峤、(杜预称峤有钱癖,见《预传》,亦见《峤传》。《王济传》云:峤性至俭。家有好李,武帝求之,不过数十。济候其上直,率少年诣园共啖,毕,伐树而去。)王戎等是也。(《戎传》云:性好兴利。广收八方园、田、水碓,周遍天下。积实聚钱,不知纪极。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而又俭啬,不自奉养。天下人谓之膏肓之疾。又云:家有好李,常出货之,恐人得种,恒钻其核。以此获讥于世。)俭以持身者,殆为凤毛麟角。(当时以俭称者:如高密王泰、下邳王晃、刘寔、山涛、华恒等是,皆见《晋书》本传。然泰子新蔡王腾,史称邺中虽府库虚竭,而腾资用甚饶。性俭啬,无所振惠。临急,乃赐将士米可数升,帛各数尺。人不为用,遂致于祸矣。)甚至身当戎马之际,日迫危亡之机,而犹不能自振焉。(如罗尚,史称蜀中风谣,谓其富拟鲁、卫,辞固多诬,见第三章第六节,然谓尚不富亦不可得也。又如王浚,《裴楷传》言石勒簿其官寮、亲属,皆赀至巨万。浚之所以败,未必不由此也。)流风所被,则虽贤者亦不能独立,而不得不随俗波靡矣。(如杜预饷遗洛中贵要,苟晞厚遗都下亲贵是也,见第二章第一节。)刘毅等数劾奏何曾侈汰无度,武帝一无所问。益州监军位缺,朝议用武陵大守杨宗及唐彬。武帝以问散骑常侍文立。立曰:“宗、彬俱不可失,然彬多财欲,而宗好酒,惟陛下裁之。”帝曰:“财欲可足,酒者难改。”遂用彬。盖其视贪侈,亦习焉而不以为怪矣。曷怪其口言节俭,而卒不能董之以齐斧哉?(参看第二章第一节。)

    北齐娄睿墓位于太原市南郊晋祠乡王郭村,出土随葬品870余件,现存壁画71幅。《仪卫出行》这组骑卫绘于墓道西壁中栏,是长卷式仪卫出行图的一部分,描绘了墓主人生前生活的显赫场面。

    当时之贵戚、功臣,非惟侈靡而已,其敖很又特甚。如石崇因其帐下泄其作豆粥、韭蓱齑及御牛之法而杀其人,又吹笛小不韵而杀其伎是也。骄侈之极,则见恶于人,而身亦不免。《晋书·何曾传》言:曾每宴见,不食大官所设,帝辄命取其馔。又云:人以小纸为书者,敕记室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