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咕公版·两晋南北朝史_第十节 东西魏争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节 东西魏争战 (第1/3页)

    第十节 东西魏争战

    东西魏分立后,高欢、宇文泰,剧战凡十余年,各不逞志,于是东西分立之局定;而高欢死后,侯景背叛,祸转中于梁矣。

    高欢还军之后,宇文泰进攻薛瑜,虏其卒七千。梁武帝大同元年,西魏文帝大统元年,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也。正月,西魏渭州刺史可朱浑道元率所部降于东魏。东魏将司马子如攻潼关。宇文泰军于霸上。(见第五章第六节。)子如回军,自蒲津攻华州。刺史王罴击走之。二年,(西魏大统二年,东魏天平三年。)正月,高欢袭夏州,禽其刺史斛拔弥俄突,留将张琼、许和守之,迁其部落五千户以归。灵州刺史曹泥,与其女夫凉州刺史刘丰请内属于东魏。宇文泰遣兵围之,水灌其城,不没者四尺。高欢命阿至罗虏绕出西魏军后,西魏军乃还。欢迎泥、丰,拔其户五千以归。二月,欢又令阿至罗逼秦州,自以众应之。三月,其刺史万俟普拨亦归于东魏。宇文泰勒轻骑追之,不及。此时关中形势,已颇完固,非挑诱一二叛人,所能倾覆矣。

    是岁,十二月,高欢自晋阳西伐,次于蒲津。使高昂趋上洛,(见第三章第五节。)窦泰入潼关。三年,(西魏大统三年,东魏天平四年。)宇文泰军于广阳,(县名,在今陕西大荔县境。)召诸将曰:“贼今犄吾三面,又造桥于河,示欲必渡,是欲缀吾军,使窦泰得西入耳。欢起兵以来,泰每为先驱,其下多锐卒,屡胜而骄。今出其不意袭之,必克。克泰,则欢不战而自走矣。”诸将咸曰:“贼在近,舍而远袭,事若蹉跌,悔无及也。”泰曰:“欢前再袭潼关,吾军不过霸上;今者大来,亦未出郊,贼顾谓但自守耳。又狃于得志,有轻我之心。乘此击之,何往不克?贼虽造桥,不能径渡。此五日中,吾取窦泰必矣。”(《周书·达奚武》、《苏绰传》,均谓泰此策惟武及绰同之,《宇文深传》又谓大祖将袭泰,诸将咸难之,大祖乃隐其事,阳若未有谋者,而独问策于深,深劝其袭泰,恐未必可信。)于是率骑六千还长安,声言欲保陇右,而潜出军。窦泰卒闻军至,惶惧,依山而陈。未及成列,泰纵兵击破之。尽俘其众万余人。斩泰,传首长安。(《北齐书》云:泰自杀。)高昂陷洛州,执刺史泉企。闻泰殁,弃城走。高欢亦撤桥而退。企子元礼归复洛州。是为东魏西征一小挫。

    是岁,六月,宇文泰遣于谨取杨氏壁。(胡三省曰:盖华阴诸杨遇乱筑壁以自守者。华阴,见第三章第三节。)七月,征兵会咸阳。(今陕西咸阳县。)八月,率李弼等十二将东伐。取弘农。高欢率众十万出壶口,(山名,在今山西临汾县西南。)趋蒲坂。又遣高昂以三万人出河南。是岁,关中饥。泰既平弘农,因馆谷五十余日。时战士不满万人。闻欢将渡,乃引军入关。欢遂渡河,逼华州。刺史王罴严守。乃涉洛,军于许原西。(许原,在洛南。)泰据渭南,征诸州兵皆未会。乃召诸将谓之曰:“高欢越山渡河,远来至此,吾欲击之,何如?”诸将咸以众寡不敌,请待欢更西,以观其势。泰曰:“欢若得至咸阳,人情转扰。今及其新至,便可击之。”即造浮桥于渭。令军人赍三日粮,轻骑渡渭。辎重自渭南夹渭而西。十月,至沙苑。(在今陕西大荔县南。)距欢军六十余里。欢闻泰至,引军来会。李弼曰:“彼众我寡,不可平地置陈。此东十里有渭曲,可先据以待之。”遂进军。至渭曲,背水东西为陈。命将士皆偃戈于葭芦中,闻鼓声而起。欢军至,大破之。欢夜遁。追至河上,复大克获。虏其卒七万。留其甲士二万,余悉纵归。收其辎重、兵甲。(《北齐书·神武纪》云:弃器甲十有八万。)还军渭南,所征诸州兵始至。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案此役,东魏之兵力,远优于西魏;且已得渡河;当时西魏形势,实极危迫,纵不至举陇以东而弃之,然长安不守,则意中事。何者?东魏兵数既多,无论屯聚或分道而进,其势皆不易遏止也。长安若陷,所征之兵能集与否?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