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溯光【五】(倒v开始) (第2/2页)
治理国家不应该屈从他个人的偏好,应该推行正确的方法,儒家在百家中数一数二,或许有可取之处。 溯光还是看不下那些儒家经典,几箱子堆在那里。 姜萝便用新制的纸一本本抄出来,装订好,放在溯光顺手可以拿到的地方。 看在阿萝漂亮的景国小篆上,溯光偶尔也看一看。 儒家主要讲礼义廉耻,仁政,几乎可以把溯光批判得一无是处,姜萝只挑了一些对溯光来说不刺激的经义,希望他能有所领悟。 自从景国开始推行相对来说廉价方便的纸,朝都安静了很长一段时间,连诸子百家内部都很少听见有人骂溯光了。 “只这一项功业,便可留名千秋万代。” “这厮虽然残暴了些,为人还算大气。” 翻看着轻便的书册,几个老狐狸连连称赞,转念又想到这样留名青史的好事落在了溯光头上,又开始不忿。 那些六国贵族不能参政,不能跑远,整日无所事事,姜萝便建议在景国建立太学、国学、州学,培养人才,六国遗民中不乏有学识渊博之辈,自由任用,一时间也网罗了不少人才。 溯光让他们幽居在咸阳城,又没给多少银钱,六国贵族想恢复些生活水平,除了教书这样贵气的职业,其他的活计,真心做不来。 而且一位老师可以携两个子嗣免费入学,不能更划算了。目前景国国都的太学,学费可是很高的,只有那些军功赫赫、家资千贯的人家才能供得起子嗣上学。 景国不可能有打不完的仗,那时自家晚辈捞不到军功,怎么进入朝廷呢?第一批能在太学毕业的学子由溯光亲自分配职位。 只这一点,就使无数人拉下脸去太学任职。 其他国家的国君,会对前朝遗臣给予优待,至少面子上过得去。 新朝最需要人才,有真才实学,再稍微端着一些,新君大多数时候就会许以高位,伴以重用。 唯有溯光,高傲冷漠,完全将他们这些端着面子的人置之不理。 不止太学里人才济济,连州学中都有不少隐居的学者重出山门,为景国添砖加瓦。 溯光虽然面上不显,心里还是很高兴,一回了姜神殿就一个劲儿夸姜萝。 “阿萝之才,远胜于满殿朝臣。” “陛下过誉了。” “你啊……”溯光最近忙得头晕眼花,这时候才看见从背面看坐得端正,正面看眼睛却眯着打瞌睡的姜萝。 “鬼神竟也有打瞌睡的时候,是不是累着你了?” “为溯光分忧,虽千万人吾往矣。”姜萝现今可以实体化一整天,除了气息仍然空灵,表面上无正常人没有太大区别,溯光觉得这是好的变化,供奉得更勤了。 溯光特地成立了一个职司用来搞科研,任用墨家巨子为首,姜萝提供了一些她有印象的东西,如水车、犁,谷物杂交等,有墨家人出手,大部分都弄出了成效。 墨家人也是要吃饭的,溯光给的酬劳不少。 而且溯光这些年,推行的政令越来越温和,律法越来越完善,小罪小惩,大罪严究,背地里骂他的人越来越少。 早年有一波儒家书生在咸阳大骂溯光,其他人都觉得儒家危矣,没想到溯光只淡淡让人把那些人关起来,送进太学,给里面的学子教化。 学了满脑子诸子百家理念的学子们跃跃欲试,挨个来进行教化,整天絮絮叨叨,张口闭口都是爱国敬君,为君死为君分忧,那些儒家书生被放出来后木木呆呆,很久后才缓和过来。 其中侮辱过溯光的人被处以死刑,围观群众交口称赞杀得好。 国君不可辱,民心初成。 近十年过去,长城慢悠悠的修着,差不多只有一个模子,轻徭薄赋修生养息之下,景国的百姓慢慢恢复过来了。溯光这些年过得有些清苦,皇陵没有开始修,皇宫也没有修缮。 他也没有想到统一六国后自己会比之前还过得穷。 或许是阿萝太会花钱了。 但这钱花得值。 从皇城到其他州府,都有宽阔平稳的官道,年头到年尾,百姓鲜有饿死的,初步统计,整个景国人口增加了五分之一。 溯光将六国遗民和其他大种姓之人,各自划分为不同民族,推行景国之内各族平等,同为华夏儿女,携手同行等政策,表面上是将民众分散开了,实际上所有人都认同了自己身为景国人的身份。 如燕国遗民认同自己是景国人中的燕族,是景国诸族中的一部分,戎族来犯时,应该挺身而出,护卫边境,其他遗民也是如此。 周边小朝年年上供,羡慕着被景国兼并后成为景国一族的其他国家。 人人以成为景人为荣,民心已聚,国稳矣。 只是溯光老得很快,脸上都有皱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