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74节 (第2/3页)
地可不便宜,最好的水田十两一亩,中等八两银子一亩,次等的五两倒是没涨,旱田好的五两银子一亩,今年都涨了五两二钱了,五十亩旱田就二百六十两呢,周书仁家要二十亩水田,三十亩旱田,这是一大笔银子呢! 竹兰笑了笑,“不多。” 她还想多买呢,只可惜银钱不够,她和周书仁算了一笔账,明年要是考上了举人,正好秋收前有出结果,能免买的田地税收,相当于多赚了五十亩地的税收钱,仔细算了账五十亩地不交税收差不多能赚八十两。 这样银钱生银钱,等来年收了地再把田地卖了,收拢手里的钱正好能在平州附近买个小庄子。 周王氏见竹兰这么说,得了,她是白惦记了,同时一算,周书仁家家底太厚实了,昌廉定亲聘礼就差不多三百两呢,这买了地还要留下过日子的银钱吧,周书仁家现银就上千两银子! 周王氏想着自家还是占了儿子是里正的便宜,时常收收好处,这些年也没存下几个钱,干笑了也不打算吭声了,她嫉妒啊! 郑氏放下手里的杯子,问族长夫人,“族长打听到谁家卖地了吗?” 第223章 离开 周王氏拍着手,“瞧我这记性,刚才一打岔给忘了,这不是这几年风调雨顺的,赶上好年头收成都不错,这两年家家都赚了些银钱,你们叔问了好几个村子,卖的没几个,都是几亩地几亩地的卖,没有成片卖的大户。” 竹兰皱着眉头,“不是成片的不好伺候。” 周王氏叹气,“说的就是呢,要想买成片的就要从乡绅手里买了,不过希望不大。” 难得好年月,都想种地多赚些银钱呢。 郑氏捏了下手帕,到底因为族长夫人在没开口,低头喝着蜂蜜水。 不一会,族长要回去了,周王氏也告辞了,族长家里还有玉米没剥粒,要回去干活了。 竹兰送周王氏回来,见郑氏没有走的意思,“嫂子有话要和我说?” 郑氏喜欢聪明人,和聪明人说话不累,“恩,听你们家要买地,正好我娘家要卖地,只是多了十亩地,一共六十亩地,三十亩水田,三十亩旱田,水田是中等的,旱田是上等的。” 竹兰算了下银钱将近四百两,“嫂子娘家没外说买地吧!” 否则,族长不会不知道。 郑氏点头,“说来也是巧了,昨个娘家嫂子来说的,希望我帮问问有谁家能全部吃下六十亩地的。” 竹兰心想不会是周书仁打探了郑家,郑家察觉所以要走吧,不过看郑氏的模样不像,顺嘴问着,“嫂子娘家卖了地日后不种地了吗?” 郑氏心里欢喜,笑着点头,“日后不种地了,早些年雪灾,我们家逃难分散了,前些日子大伯找来了,现在在西北过得不错,现在接爹和二叔一家去西北一家子团聚。” 在这边,他们只是农户,名字都不敢用真名,只有去了西北才能堂堂正正的活着,只可惜她的身子骨经不起长途跋涉去不了西北看看。 竹兰见郑氏没具体说,她也能猜一些,郑氏大伯应该在西北混的不错,说不准又当了武将,新王朝才成立十二年,边疆一直乱的很,敢现在接人过去,地位一定不低。 竹兰笑着,“我问问当家的,下午给嫂子回信。” 郑氏想了想道:“家里的房子也要卖的,而且就在地边上,整片地加上房子也算是一个小庄子了。” 自从知道周书仁家要搬去平州,她就知道周书仁是心大的,而且对中举很有信心呢! 竹兰眼睛亮了,虽然不能在平州买小庄子,不过在老家买也是一样的,不过面上没显,笑着道:“我会和当家的说的。” 郑氏来有一会了,站起身,“那我先回去了。” “我送嫂子。” “不用,我常来还用送啥,留步吧!” 周书仁等郑氏走了才回屋子,“郑氏留下说了什么?” 竹兰把郑氏娘家卖地说了,“你看要不要买下来呢?” “你心里不都有数了吗?” 竹兰笑着,“难得的机会错过就可惜了,只是没想到,我们才打听清楚,郑家就走了。” 周书仁对郑氏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