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1章 番外 鹊登枝(十二) (第2/4页)
至于到底嫁哪个孙女,这个可以回去慢慢商议,眼下只要应下亲事就好。 靖海侯安下心来,方浑身一松,满心悲痛涌上心头。倚着尉迟圭,痛哭起来。 晚年丧女,这是多大的惨事? 还是唯一的嫡女,回去还不知要怎么跟定安长公主开口。否则皇上也不会只传了靖海侯一人前来,还刻意交待,暂时别惊动了公主。 如今既能说成亲事,多少算个安慰了。 成帝也松了口气。 行吧,信义为先。 若是尉迟钊的亲事已经说定,换尉迟钧也好。 方才他一着急,满脑子只想着尉迟钊,却忘了许惜颜这个幼子。 小阿蝉虽然体弱,但这些年也渐渐养好了。宫中太医常去看他,都说无碍的。 大不了,回头看韩家定下到底要嫁哪个丫头,也封个郡主吧。抬一抬姑娘的份位,嫁人也好看些。 嗯,这回尉迟圭和许惜颜两口子在宁州防治疫病立下的功劳,就不赏他们了,给尉迟钧也赏个爵位得了。 那孩子体弱,怕是当不得官。有个爵位,也体面些。 成帝正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合适,却还得要个人来张口请求。 而此时,许惜颜便大礼参拜,含泪高声道,“升平一介女子,不敢干涉朝政。但琅华姐姐虽身为女流,却勇于担当,为国赴难,救民于水火。升平恳求皇上,为其加封。” 尉迟圭扶着靖海侯坐下,也跪了下来,“臣也恳请皇上,追封孟大人,并荫封其子女。” 很好。 成帝正合心意,当即应下。 韩琅华夫妻俩死得如此壮烈,肯定要加封,要厚葬。 据地方官报上来的奏折说,也有不止一位幸存的百姓表示,在放走大船之后,眼看洪水不可抗拒,孟珙下的最后一道命令,是把全城包括府衙的门板木窗都给卸了,给百姓们四散逃生。 而他们夫妻俩都不会水,找到二人尸首时,夫妻俩是手绑着手,一同赴死的。 “……虽不能同生,但能共死。得妻如此,死亦无憾。” 或许韩琅华是有很多小毛病,但最后能选择与丈夫同生共死,还是很值得人敬重。 当数月之后,洪水缓缓退去,官员们寻到孟珙刻在府衙廊柱顶端的绝笔时,无不唏嘘万千。 根据这个位置,大家猜测,他们夫妻虽不会水,却也没有被动的等死,也有试图自救。看痕迹应该是孟珙想办法,和妻子用绳索爬到府衙最高的顶梁上,原想等待救援,奈何洪水来得实在太大太急,最终漫过府衙,几乎淹没全城,夫妻俩才被洪水一同卷走溺亡。 当下,就有官员提出,因为府衙已被洪水冲毁大半,仅剩这处梁柱,不如就在原有府衙,修建孟公祠,另择他处再建新府衙。 这也是当地百姓的强烈要求。 要不是有韩琅华的那条船,有孟珙的忠直公允,她后来被追封为贞义公主,丈夫孟珙被封为忠勇伯,配享太庙,爵位允袭三代。 全托了这对夫妻的大恩大德,可是救了全城数千小儿性命。 洪水过后,幸存的百姓寻到这些孩子。就算是家里大人也有不幸溺亡的,但能留下一点骨血,于生者也是极大的安慰。 哪怕全家大人都死光,只要活着的百姓,不管是贫是富,纷纷表示愿意收养这些孤儿。还愿意共同在孟珙夫妻死的府衙梁柱下立誓,必将善待这些孩子,视若已出。 毕竟经历了那样惨痛的一场洪灾,能生还者无不觉得万分幸运。也愿意牢记孟珙夫妻的恩德,并回报于人。 这是件极好的事情。 每每大灾过后,百姓们卖儿鬻女,又是一场人间惨剧。可今年却是没有上演,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值得传颂与铭记。 而京城里,定安长公主自得知唯一爱女死讯,既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整个人都变得痴痴呆呆。 一阵清醒,一阵糊涂。 日常起居似乎一切如常,却时不时犯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