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1节 (第3/5页)
,却以能替铁锤王效力为荣。还有一批消息灵通的闲汉,不知道从哪听说,只要入军中服役就可以获得大唐户籍,居然四下托关系请求入伍。害得负责募兵事务的沙千里不得不将募兵标准一提再提,才避免了大营被挤爆的尴尬发生。 手头有了足额兵马,王洵的胆气便又壮了些。一边抓紧时间训练队伍,一边不断派出斥候,探听周围军情。事实证明,他的担心纯属杞人忧天。大食东征军被去年被封常清打得元气大伤,根本没胆量主动开启战端。而据往来商贩们谣传,大食国内,如今也因为老王的去世,政局动荡不堪。野心勃勃的王叔驱逐了太子,谋权篡位。宰相、大臣们则被禁卫军抓了起来,关在天牢里准备秋后问斩。 这些谣言漏洞百出,却传得似模似样。王洵不知道是大食人故意发出消息来麻痹自己,还是该国真的有内乱发生,内心里丝毫不敢懈怠。但六月里,赵怀旭押运着一批辎重从疏勒赶来,同时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让他肚子里的石头彻底落了地。朝廷准备在西域有大动作,所以此刻安西军才会按兵不动。大伙提前做好准备,届时,几路大军齐出……. “敢问教头,朝廷怎么突然又下了狠心要打这么大的一场仗?”偷偷松开紧握的五指,王洵笑着向赵怀旭咨询。 “还不都是大人你的功劳?!”赵怀旭轻轻拱了拱手,笑着“抱怨”。半年以前,他的官爵还远在王洵之上,谁料匆匆数月过后,却要对王洵行属下之礼,因此说话时语气里未免带着几分酸酸的味道。 不过这些都不影响双方之间的友谊,男人么,相互之间有些攀比心理实属正常,只要不把这种嫉妒变成损人不利已的毒药。“还记得去年那个仿效玄皋犒师的大食人么?他自以为得计,谁料刚进了长安就露了馅。杨相本来还愁找不到机会对付那些太监们,发觉此人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立刻下手进行了核查。偏巧长安城中,有几个打着做生意幌子赖着不走的胡商,是大食国前一朝国王的近亲。被杨相派人一问,立刻出动出面,与那人对质。并且当庭哭拜于地,请求大唐替他们主持公道,出兵驱逐乱臣贼子……” 经赵怀旭一解释,王洵很快就明白了事情的经过。那个代表大食国王前来和谈的使者身份肯定有问题,当日大伙都看得出来,只是老太监边令诚为了拖封常清后腿,极力坚持其身份为真,所以才没被当众拆穿。而同样的事情落在杨国忠手里,却成了送上门来对付太监们的把柄。在他的亲自过问下,使者的身份很快便真相大白。 杨国忠正因为太监们把手伸的过长等诸多原因,跟高力士闹得不可开交。审明使者真身后,立刻在廷议上将前因后果给抖了出来。皇帝陛下虽然已经很少问事,却不能容忍一伙化外蛮夷如此明目张胆地欺骗自己,立刻勃然大怒。当场罚了高力士半年的俸禄,并且下旨将边令诚连降数级,直接调离了安西军。 “恰巧”王洵的第一份战报送到了长安,令满朝文武在震惊之余,豁然发现,原来张牙舞爪的西域诸侯,竟然是一堆软柿子。紧跟着,第二份战报又及时送到,更是令朝中诸位重臣们的野心大为膨胀。于是,有人迅速上表,结合伪大食使者的供词和前大食国王余脉的哭诉,分析出此刻正是经营西域的最佳时机。于是,满朝文武争相进言,请求大唐天子出兵铲除大食国伪王,吊民伐罪。皇帝陛下当然不会放弃开疆拓土的机会,当即恩准了群臣的请求。倒是杨国忠自己,因为有征伐南诏失利的前车之鉴在,不敢贸然主张用兵,因此主张将从安西将封常清调回述职,当面征询他的意见。 “杨国忠这厮,真是没一点儿担当!”闻听朝廷在做最关键时刻中又开始畏首畏尾,宇文至气得直跺脚,“明明一封信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偏偏还要调封帅回朝。这一来一去,又得小半年。等封帅回到安西,黄瓜菜都冷了!” “就是。要打就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安西军去年就已经枕戈待旦,今年还准备个甚?!”其他人也纷纷开口,齐声数落杨国忠的优柔寡断。 要是现在就跟大食开战,众人肯定要充当开路先锋。一路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径直打进大食王都去,个个都将会名垂青史。只可惜,朝廷做事太拖拉。只可惜,主事的是杨国忠这窝囊废! 赵怀旭算是自己人,所以王洵倒也不怕他把大伙的议论传扬出去。笑了笑,低声道,“他当年,不就是这摸样么?咱们又不是第一次跟他打交道了! 好在他出手把边令诚那厮赶走了,也算替咱们做了件好事。没有死太监在一旁擎肘,封帅也未必怕大食人有所防备!” “倒也是,死太监总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众人笑了笑,纷纷改口,“杨相别的不说,此事做得极为地道。” “不禁如此,原本准备派往你们这里的监军,也被杨相给极力拦了下来!”赵怀旭看了看宇文至和宋武,笑着补充,“他还责令疏勒那边,倾尽全力给你等提供支持。尽量在朝廷正式出手之前,保住柘折和俱战提两城,以期在今后的战事中能占据先手。” 这点,倒是让王洵感觉到有些受宠若惊了。但想想无论谁处于杨国忠的位置上,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