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爱情太奢侈了 (第1/2页)
锅里煮的是土豆炖鸡,但是根据冉江得自马得福的记忆,他们家可是不养鸡的。 那这鸡到底是怎么来的就不言而喻了,“达,你把上面发的扶贫珍珠鸡给炖了?” 达是涌泉村人对父亲的称呼,全国范围内,可不是所有人都把父亲叫爸的。 有的地方习惯将父亲叫做爹,有的地方叫叔或者伯,还有些地方则像涌泉村一样叫达。 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这个叫法形成时间非常早,大约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形成,可能是受了古代雅言的影响。 马得福当初去农校上学之后,受了同学的影响,觉得叫爸才是正确的叫法。 于是回来试着改口叫了两次,结果马喊水还没说话呢,村里人就开始嘲笑起来。 问他,“你这到底是个撒把?粪瓢把呢还是水瓢把?” 任何约定俗成的东西,想要改变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那怕是这种称呼上的小事儿也不例外。 这么一想,也就不难理解涌泉村人为啥不愿意去玉泉营吊庄了。 “你小声点!额刚当上代理村主任,你要是嚷嚷出去,让别人听见了咋办?” “这鸡额们又养不活了,就算养活了也卖不出去!还不如宰了吃了!免得养死了可惜!” 马喊水瞪了他一眼,“赶紧去拿个盆来,再把得宝他们喊回来!” 反正鸡已经炖好了,就算自己不吃它也活不过来了。 冉江也只能帮着马喊水把鸡肉和土豆装进盆里,全家人围坐在小桌上边,准备开吃。 看到这一幕冉江也明白了,为什么经常会在媒体上看到贫困户把政府扶贫发放下来的鸡鸭牛羊良种吃掉的新闻。 就和马喊水刚才说的一样,一来当地的农民缺少养殖这些经济动物的方式方法。 可不是每个农民都能像华农兄弟那样,能在极短时间内就掌握养殖技术。 二来,他们所处的位置往往都比较偏远,远离经济动物的消费市场。 就算把珍珠鸡养大,在周围也卖不出高价来,还不如继续养原来熟悉的鸡鸭呢。 所以就导致了政府明显花钱又出力,贫困户却不领情的现象。 当然,也确实有实在是懒得发慌的人,但那只是个别现象,大多数老百姓还是希望能过上好日子的。 等到后来,政府慢慢改变了这种直接发放经济作物、经济动物种子的扶贫方法,而是采用了更加合理的方案。 冉江在春节回老家村里的时候,就听说过这种事。 他们那里非常适合种植蘑菇,然后乡镇就从各村的贫困户里,选了一批愿意种植蘑菇。 先对他们进行统一培训,等通过考试后,再给他们提供贷款,赞助他们搭建起蘑菇大棚。 他们也不需要承担贷款利息,等他们的蘑菇长成之后,再教会另外一户贫困户蘑菇种植技术就可以。 为了节省那些利息,第一批的种植户几乎是手把手地教,然后一传二,二传三。 没多久功夫,冉江老家就有很多贫困户都利用蘑菇种植项目脱了贫,这种方法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