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节 (第2/3页)
烟。闲谈两句,吴祖清果觉无味,也就装作入迷听戏了。 还来了些裙带青年,这位少爷那位公子哥儿,兴洋派作风,不爱逛堂子爱去舞厅,陪伴身侧的是舞女。 场面不东不西,说喜气却更邪靡。赶来的路记者仿佛误入怪诞之地,昏头转向,不知镜头对准哪边。 戏听罢,开筵上桌。路记者寻到先前给利是的人,悄声问:“请问让我来是做什么的?” 那人将他拉到角落,“见着了吧?你回去好生写篇报道。” “写什么?” “见着什么写什么呀!” 路记者又稀里糊涂地回去了,琢磨再三,还是起稿批判。管他阴谋阳谋,眼见为实,有机会揭露这些富贵闲人的丑事,不写白不写! 是日,文章刊于《申报》,出现的人物作化名。可不知何故,他主批的对象明明那帮老爷,登上报纸竟成了全力炮轰吴先生。什么借兴实业之机,到沪上大兴腐败风气,甚至意指其出身名门,是个只会撒钱的纨绔。 吴蓓蒂在报上读到这么一段,颇为惊骇。二哥在男女关系上确倾向西洋做派,但绝非狎妓、吸大烟等末流之辈。 此事影响非同小可,吴蓓蒂不敢到二哥面前询问。女孩们见面时论起,蒲郁道:“既是化名,怎么确定说的是你二哥?” 吴蓓蒂将报纸找出来给她们看,“什么化名!‘前朝重臣’、‘洋务运动’,就差把我太爷爷的爵位搬出来了!何况还提及纱厂,除了二哥能指谁?” 施如令这才回神似的,“哗,原来蓓蒂你太爷爷这等厉害。” “太爷爷是太爷爷,我们是我们,旧事莫要提了。” 蒲郁道:“你不要往心里去,且信你二哥。这等捏造之事,只会令那记者成为笑谈。” 施如令幽幽道:“看吧,不管什么事,上等人那是摘得干干净净,我们庶民只能成为笑谈。” 吴蓓蒂一愣,惊讶道:“阿令?……” 蒲郁充满歉意道:“阿令心里不舒坦,我代她赔罪。” “阿令怎么了?” 施如令不语,蒲郁也没法告知,左右只得暗示阿令腹痛。吴蓓蒂心领意会,还让何妈去包些舒缓的药给她。 施如令毕竟是施如令,消沉一阵儿,重新振作起来。不可不说有朋友们的功劳,蓓蒂、小郁之外,还有上回义演结识几位朋友。 其中两位男孩子来自圣约翰大学,一位女孩子就读于中西女中。三人青梅竹马,此前同往英国游学,迷上了莎士比亚古典戏剧。回国后,他们成立了业余剧社,研习古今文学、戏剧,也研究相机。 他们收到施如令的信件,一回二往熟络了。他们欣赏她于戏剧的见地与热情,倾情相邀入社。同入社的还有蓓蒂。一整个暑假,他们沉浸在戏剧社——时而是你家时而是我家,剧本涂涂改改,还有淘气的俏皮对话。 蒲郁去观摩过排演,在客人面前玲珑的她,在他们面前却说不上什么话。她没多余的精力学这些了,也就不再去讨寂寞。 “你研习的,在高等学府里叫社会学、哲学。我们小郁也知道许多的。”吴祖清如此道。 蒲郁来吴宅的频率不算勤;吴祖清到张记就更少了,有时一月也不去一趟。他们写信,文苓负责传递。 文苓还戏称,桥梁来桥梁去的,原是设计我做你们的桥梁。 蒲郁心中有愧,问二哥她几时能起作用,问出来又道自己急躁了,不问了。 吴祖清没表态,望着窗景似是而非道:“入秋了。” 报纸的檄文坏了吴祖清的名声,坏在庶民眼中——实际多添一道茶余饭后的谈资,并不真的上心,也无法上心。却好在孙董事心里,那檄文其实是李会长针对他设计的,吴祖清替他承了下来。 本来江浙商会重理与青帮勾连的账目,发现有人贪污大笔款项,这等事只能是位高者为之。李会长与孙董事闹得人仰马翻,青帮也出面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