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文化盛宴 (第3/5页)
精当的比较:“舍姆斯丁是太阳,扎库布是月亮,霍萨姆丁是星星,他们都能指引路人。” ◎“知识的海洋” 当鲁米成为众人追随的“毛拉维”,他在宗教和文学方面已取得了很深的造诣。这位大师提倡以宗教思想为指导,净化心灵、返璞归真,在许多诗歌作品里都体现出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1260年,鲁米开始创作鸿篇巨制《玛斯纳维》,十二年后巨著终于完成。这是一部双行哲理训谕长诗,分为六卷共有25700多组对句,内容异常丰富,包含着鲁米对生命的所有体悟和对苏菲修行的所有理解,被誉为“知识的海洋”。 1273年,鲁米病逝。这位伟大的诗人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在伊朗文学史上与菲尔多西、萨迪、哈菲兹相比肩。经过一生的文字修行,他还给后世留下了一句名言:“共同语言体现共同心声,同心同德胜过相同语言。” 抒情诗人哈菲兹 若问谁开创了伊朗古典抒情诗之先河?必然是萨迪;若问谁是伊朗古典抒情诗之泰斗?那必然是哈菲兹。哈菲兹一生创作了五百多首精美的抒情诗,是14世纪伊朗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享有“诗人中的神舌”“设拉子夜莺”之誉。 ◎悲苦的人生经历 哈菲兹墓 整个墓园是一座环境优美的大花园,到处郁郁葱葱。哈菲兹的墓穴为大理石棺,围绕石棺的开放式八角亭子是后来建的。 一段悲苦的经历,往往能在诗人灵动的笔尖下绽放花朵——哈菲兹的人生经历恰恰印证了这句话。 哈菲兹全名沙姆思·丁·穆罕默德·哈菲兹,他于1320年出生在伊斯法罕,后来全家迁居设拉子。家庭的动荡与幼年丧父让这位小小少年饱受生活的折磨,他一边艰苦谋生一边勤奋求学,在少年时期便能背诵全本《古兰经》,人们称其为“哈菲兹”,意即“熟背《古兰经》的人”。 记忆力超群的少年天才开始学写诗歌,20岁出头即才华横溢崭露头角,博得了世人关注,后来还曾担任过莫扎法尔王朝的宫廷诗人。可是诗人生不逢时,蒙古大军的入侵令整个波斯局势动荡不安,哈菲兹随之遭受到人生中的致命打击——两个孩子早早失去,妻子也先走一步。到了1387年,征伐波斯的帖木儿大军占领设拉子,诗人沦为贫苦的托钵僧。两年后,他带着一身贫病与满腔愤懑黯然离世。 哈菲兹墓美丽的穹顶 彩釉砖拼成立体穹顶,每一块彩釉砖与穹顶的弧度都贴合,穹顶下方就是哈菲兹的石棺。 在哈菲思逝世20年后,人们于设拉子郊外的莫萨拉附近为他建起了一座陵墓。哈菲兹陵园已成为伊朗一处有名的旅游古迹。 ◎引人盛赞的“嘎扎勒” 哈菲兹创作大量诗歌时,正处于蒙古人统治波斯的时期,他的作品对当权者的专制暴虐、社会道德的沉沦与教会的偏见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嘲讽,同时也在咏叹春天、鲜花、爱情、公正与美好的新生活。 这些作品主要分为抒情诗、颂诗、短诗、鲁拜诗(四行诗),总计有九百多首,其中最著名的要属那五百多首“嘎扎勒”,即波斯古典诗歌中的抒情诗。波斯古典抒情诗的形式比较自由,一般由7个~12个对句组成,多则可达20多个对句,通常会在最后一个对句中点出主题,并出现诗人的名字。哈菲兹的抒情诗继承了这种传统,但没有标题也不大注意情节是否连贯,他更注重抒发心中感受和描述客观景物,既是现实主义作品,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1791年,波斯文《哈菲兹诗集》第一次正式出版,后来又被译成英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等多种文字广为传播。许多东西方著名诗人、哲学家、音乐家都曾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赏,比如普希金、莱蒙托夫、叶赛宁、爱默生,以及尼采、丹纳、黑格尔、恩格斯等,有的人得其灵感创出新品,有的人直接为他的诗篇谱曲。德国大诗人歌德甚至还专门写了若干诗歌献给哈菲兹,毫不吝啬地深情赞道:“哈菲兹啊,除非丧失理智,我才会把自己和你相提并论。你是一艘鼓满风帆劈波斩浪的大船,而我只不过是在海浪中上下颠簸的一叶小舟。” 伊朗奇才哈亚姆 大约在11世纪后半叶,伊朗出了一位博学多识的跨界奇才。他不光是优秀的诗人,还是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同时又在音乐、机械、地理和医学等方面屡有建树。这位奇才简称欧马尔·哈亚姆,全名阿普尔·法塔赫·欧马尔·本·易卜拉欣·哈亚姆·内沙浦里。 ◎博学的宫廷御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