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实用主义者的爱情 第8节 (第2/3页)
方穆扬并没有低头看他的胳膊,他说:“你骑上去吧,我看着你走。”他怀疑费霓会趁他低头的时候离开。 如果方穆扬不说看着她走,费霓也许会回一次头。 到了家,费霓也没回一次头。 老费看见费霓手里的花,问谁送的。 费霓说:“好看就行了,谁送的一点儿都不重要。”她拿出假花,把白色的剑兰放花瓶里。 第二天,她去邮局,把买来的纸和颜料邮给方穆扬,寄件人没写自己名字。 剑兰在花瓶呆了两周,也没怎么蔫掉。 这两个星期,费霓和叶锋听了沙家浜,看了芭蕾舞,在公园里划了一次船。 叶锋请费霓去他家做客,说是做客,其实是见家长,费霓没犹豫就答应了。 叶锋很符合费霓对丈夫的想象,那种搞艺术的浪子从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不过这些年,浪子都隐藏起来,个个成了良民,平常是见不着了。如果方穆扬家没发生变故,他大概会成为这么一个人。无论方穆扬恢复不恢复记忆,都与她想象中的丈夫相差甚远。 费霓头一次去叶家,和家人商议带什么礼物。 老费说要不送巧克力和美国奶粉,方穆扬带来的巧克力还在阴凉处放着,没怎么吃,美国奶粉也没有开封。费霓说把客人送的礼物转送不好,奶粉和巧克力还是自己留着吧。 这年头,家家都不富裕,客人送的礼舍不得吃转送给别人是常有的事,有时候,一盒点心能过十几家的手,费家也常干这种事。但费霓说不好,老费不好反对。 最后费霓拿着刚发的工资去副食店买了八样点心装了一个点心盒,盒子里的点心满得都要掂出来。去叶家当天,费霓换上了她刚做好的格子衫,下面穿的是之前的蓝布裙子。 叶家住三楼,一楼两户人家。 费霓到的时候,只有叶锋母亲一个人在客厅,保姆在厨房择菜。这时候没人敢明目张胆地雇保姆,即使雇了保姆的,也会把保姆说成是自己的亲戚。 叶锋问他爸在哪儿,他母亲说正在书房,让他不要去打扰。叶锋的母亲只有在费霓叫阿姨的时候冲她点了点头,之后就再没同费霓说过话,保姆过来倒了茶,叶锋的妈妈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连基本的寒暄都没有。 费霓知道,叶锋在她来之前,一定和父母交待了她的身份,他的父母不像是不知礼数的人,如此怠慢她,一定是故意的。在她来之前,就这样对她不满,一定不是因为她本人,而是因为她的家庭和工作。 第12章 很明显,叶锋父母看不上她,还表面客套都懒得。 叶母的眼神,好像费霓不是来见家长,而是上赶着送礼求人办事的,偏偏礼物微薄,她连看都不懒得看一眼。 没个百八十人上赶着来叶家送礼,养不出叶锋母亲这种不屑一顾的高傲态度。 叶锋的母亲虽然在医院工作,但不是业务岗,所以她对费霓的傲慢,也不是医生对病人的,而是负责资源调配的后勤领导对巴结她的人的,她甚至不需要说一个字,她只需要用一个眼神就能表示对对方的看不起。 费霓并不觉得自己如何高攀了叶锋,她和叶锋所差不过一纸文凭,如果能高考,她绝不会考不到,即使她没文凭,也能自食其力,她身上穿的嘴里吃的都是自己一点点挣来的。但当谈婚论嫁两个人的条件放在天平上称量时,对方家长明显觉得她不够分量。 叶锋突然向费霓提议:“你上次不是说你用钢琴也可以弹《沙家浜》吗?这儿正好有钢琴,能不能让我饱饱耳福?”上次听完《沙家浜》交响乐,费霓说钢琴也能弹。 费霓马上接收到了叶锋的意思,他想让自己在他母亲面前露一手,以此证明他找的女朋友,不是他母亲想的那样上不得台面,虽然她只是个中学生,是一个普通的车间女工,但她会弹琴,还会边弹边唱《沙家浜》的选段。 费霓是在学校里学会的弹琴,曲子都是用方穆扬姥姥捐的那架钢琴练的,中午,别人休息,她偷偷去练琴,偶尔也可以弹一些不太进步的曲子。那时候她想着,等她工作了,有了自己房子,一定要买架钢琴放在家里。那时候钢琴对她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她一天只有几分钱的零花钱,而一架钢琴便宜的也要几百块,况且她家太小了,根本放不下一架钢琴。她工作后,手里有了能支配的钱,信托商店的旧琴几十块就能买到,比一辆新自行车还要便宜得多,她终于买得起,但还是没地方。 于是她只能去信托商店弹琴,弹的都是很进步的曲子。信托商店的员工拿固定工资,客人买不买都不影响他们的工资,加上钢琴是大件,无法在光天化日下被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