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节 (第3/4页)
的人,相信陆膺自有判断,她只回信叮嘱了注意安全,便回到眼下的事情上来。 如今随着粮食不断进入亭州城,参与城外工程的流民,他们手中握有的米粮可以在亭州城中那三家商户的任何一个分店都能换取粮食,非但是流民受益,以工代赈得以落实,手持粮票,他们,也因为粮食充沛的缘故,粮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回落,便是城中的其他居民,生活质量也上了一个台阶。 而岳欣然还要主持一件重要的事情,镇北都护府第一届府学正式结业了。 自这一日起,郭怀军、龚明这一届所有学员不论他们过去是谁,从何而来,是小官还小吏,在这一日,他们都被授予了一个正式的官职——安民官。 第131章 一切的源头~ 随着亭州直抵雍州的这条官道慢慢竣工, 往来的人也多了许多,来来往往看着也颇有些热闹, 再不是曾经的萧条颓废。 整个工程期间, 参与修建官道的流民达到数万人,他们中有的不远百里接来亲人安顿在附近(周遭荒弃的村落不少), 有的或者因为亲人在家乡还勉强算安定,或者是因为亲人身子不便接来,壮子便是其中之一。 看着官道渐渐修好, 春日也渐渐接近中段,壮子便生了去意,他想把粮票兑了,回家去看看老娘和妻儿,顺便, 多余这点米粮, 如果勒紧裤腰带, 他赁了地,还勉强可以余出一点米粮做种,回头没准可以种点出来, 今年可能会艰难些,家中人口多了些, 可是熬上几载, 两个闺女出嫁、两个小子大了些也能下地便好了,毕竟,眼下最难的时日已经过去。 说实话, 能第一时间抵达亭州城下做买卖的这些流民,俱是青壮,老弱妇孺经历过过去几岁,能熬下来的又哪里有体力跋涉到亭州城下来呢?他们一把子力气,没被世家、豪强收拢,原因也多半是因为家中负累太大,不肯独自一人去投,似壮子这种实是再常见不过的情形。 数日前,听说壮子要走,郭怀军来寻他:“司州大人说了,接下来还有更好的安排,你若此时便走,可就赶不上了。” 壮子一挠头,便将打算说了:“俺离家这些日子,留下的米粮不多哩,要给他们捎些,再者,该春耕了,若是再晚,俺怕蒋家老爷他们不肯赁地给俺家了。” 郭怀军道:“你若只是为了捎米粮,方才亭州城传信来,有新福利哩,来来来,大家都聚拢来听听。” 随着后边不断有流民涌入参加项目,郭怀军与龚明所带的队伍渐渐直奔四百人,人数虽是多了一倍,却因为先前的群众基础——至少一二百人他们是极熟悉的,后面新来的,便按乡里划,以旧人带新人,队伍凝聚力倒是依旧不弱。 “一是因为现下咱们许多弟兄都是为了家中讨中吃食,难免惦记家里,我们上次例会,已经向司州大人反映了,大人安排了亭州城这些粮商一道商议,如今法子也有,大家可以把自己要托运的米粮做个登记,由镇北都护府出面作保,由那些粮商送到你们家中,不耽误你们做工赚米粮,有什么口信,也尽可托咱们队里的弟兄写了带去,运米粮的商队也会把消息带下去,只是要抽你们一成的米粮作为运费。” 底下登时嗡嗡议论一片,先时听闻是把米粮交由粮商去运,还有些不信的人,听到是由都护府出面做保,立时不问了。郭怀军却心知肚明,这等闻所未闻之事,也就司州大人敢做,一是司州大人对粮商们有种莫名强大的掌控,二来,整个都官体系俱在都护府控制之下,若真有一二粮商不开眼,都护府的官司立时能叫他们知道这米粮不是那么好贪没的,那条款上白纸黑字写得分明,贪没者,以偷盗论处,这可是要罚没十倍,杖责五十的! 也难怪百姓们对都护府的信誉这般有信心,底下人转而问起运费之事:“一成哩!” 郭怀军却觉得这价钱还算公道:“你算算你跑一趟家中往返的工时,多的都赚回来了,再者,你那许多米粮运回家中,不需要雇车,雇佣车把式?这银钱你自己算算。” 这么一砸么,确实是这么个理,然后又有人问:“多少都给运?” 郭怀军道:“一斗起,若你只是一钱二钱的米粮,还不够人抽成的,拿什么带回去?” 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