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节 (第2/3页)
是因为自己承受不住压力,有的是有了后路志不在此,有的是品行不端为人不正。 文工团的来来往往,其实每年都是如此。 然而即便每年都是如此,去年的这一年却也有所区别。 很大的区别。 周华英看向自己的桌角,那里有许秋玉和乔乔给她精心插成的花瓶。虽然她一开始是拒绝的,本身也从来没有摆过这些东西。但是两个姑娘执拗的很,非说花香宜人,清心怡神,非要摆在这里。 看着看着,就笑了。 人来人往,但终会有人留下。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完结,番外持更 第51章 番外一 后来的后来,乔乔和许秋玉的梦想真的实现了, 两人确实跳进了人民大会堂。一出成功的经典舞蹈史诗《东方红》绽放在她们心心念念的舞台上, 同时聚集着舞蹈队的每一个人以及乐器队等等整个文工团的心血。甚至,这只是第一次, 不是唯一的一次。 1975年,乔乔接收到了来自远方的方言的来信, 信是好几张正反都写满了的纸,方言没有对她述说多少关于战争的危险, 反而是多次提起行军中的小趣事, 有的时候她都都怀疑是不是方言自己编出来的趣事, 战场上哪有那么多趣事? 她常常读起,免不了常常担心。幸好方言更多地写的是景色, 其中有树丛有密林有脚下的土地,但大部分是抬头后的天空。朝朝夕夕, 天明天暗, 异国异地的陌生景色在方言的笔下都成了让她可以触手可及的景象, 而且皆温馨平和, 没有残忍没有暴力。 第二次的信,方言却在开头提起了自己在完成一向任务时所经历的惊险遭遇。他说想了很久是把这件事放在最后——尽量让她的心情在最后才受影响, 或者放在中间——或许可以减少瞩目让她放轻松,但最后还是决定放在最前面。 “我怕你生我的气,因为我不将险境第一时间告知你。” 乔乔当然会生气,她看到“险境”这两个字的时候就整颗心提了起来,捏着纸张的手也情不自禁地使了劲, 平滑的白纸因这样的对待方式而立刻皱折扭曲。 通常情况下,方言寄回来的信纸,乔乔都是妥善保管,不会使其有什么褶皱更不会破裂,但眼下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 她屏住呼吸几乎是一目十行看着——通常情况下,乔乔也不会这样去读方言的信。她都是先一字不落地快速读两遍,然后再慢慢地读,不自觉地就吟出了细碎的声音,有几次还在晚上差点吵醒了熟睡的许秋玉、宁岚和蒋晓君。 卫婷婷转去了乐器队,倒是让蒋晓君成功地通过了申请,现在能够如愿地和乔乔与许秋玉同住一间宿舍了。至于宁岚,她是在岑琳、黎雅和丁绮她们离开的第二年考进来的新生,与她们处的很和睦。 她们住到一起后,乔乔才对蒋晓君有了更多更细致的了解,比如蒋晓君的家里重男轻女,她的祖父虽然是军人但不喜欢她的姑姑们同样也不喜欢她这个孙女。“蒋晓君”这个名字其实最开始是给男孩子用的,写作“蒋晓军”。 她的军人祖父还妄想过一胎得两孙儿,这样的话就一个取名“蒋晓军”,另一个取名“蒋小军”。 “我妈只能说‘好听’‘好听’,结果我爸在一旁觉着不对劲给出了个主意!” 四个姑娘全部挤在乔乔的床上,她们三个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听着蒋晓君边笑边说着略带苦涩的故事: “我爸特得意,说两个名字一个念法不讨喜,要不一个‘大军’,一个‘小军’好了!好分辨还朗朗上口!结果被我爷爷骂了,说他没文化!” 蒋晓君虽然表现得还是很轻松的样子,仿佛说着别人家的八卦,然而几个女孩子都能听出她的母亲与她在那样的家中有多么难做。 现在还见蒋晓君装作一副不在意甚至乐呵呵的模样儿,都不免有点被影响了情绪,心里有点酸涩。 许秋玉最先开口,她和蒋晓君本身也认识的早,虽然没有后来和乔乔那么一见如故,但也算是她在文工团里的这些姑娘里前几亲密的了。 她估计对此有些耳闻,但并不知道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