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8节 (第2/2页)
真实情况好太多了。 都说好话不出门,丑事传千里,只隔了两天,南楼村的张家就带着媒人上了门。人家也很硬气,虽然儿子瘸了腿,但也不想找个心不甘情不愿的媳妇儿回去,也没法过日子。所以,张家人进门就两个字:退婚! 刘秀英是满心庆幸,王建国却觉得骚的慌,一张老脸火辣辣的,陪了无数好话,不但把张家拿来的见面礼衣裳原封不动地拿出来,连年前送的节礼也兑成钱做了赔偿,最后,还将过年二儿子给拎过来的好酒搭上,又塞给媒人十块钱赔情,低三下四地好话说了两车,这才把人送走了。 第一百三十章 王利军和王利民得了信赶过来,却晚了一步,进门就看见王建国佝偻着身子,双手掐着头,那么蜷缩地坐在堂屋椅子上,曾经魁梧高大的身躯,显得格外苍老衰弱不堪…… 兄弟俩一阵难受心酸,对小妹妹的不懂事,就更是多了一层怨气。老人年纪这么大了,她怎么就不能有一天安生生的,让老人少生点气,少操点心?! 王利民迟疑着叫了一声:“爹!” “你们来啦?”王建国抬起头,强撑起一抹笑来,招呼两个儿子坐下,又故作轻松地道:“没啥事儿了,别惦记着了,张老哥不是不讲理的人家,好说好道的把事儿说开就行,人家也没说啥丧头话!挺好的,挺好的!” 老人爱面子,他这么说,王利军和王利民兄弟俩还能说什么,顺着他应和着吧。 玩了,王利军开口请老爷子去他们家吃饭,爷几个坐一块说说话,也被王建国拒绝了:“不啦,你们都有事儿忙着,没什么事,今天就别张罗了,以后再瞅机会吧!” 兄弟俩再没什么说的,说了几句宽心的话,就相跟着退了出来。 走出老屋的大门,兄弟俩互相看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一抹无奈。即便是父子骨肉,有些事也不是他们想如何就如何的,老人有老人的想法、做法,他们做儿子的,能帮上固然好,帮不上,也不能勉强。 王爱巧的名声早就不行了,订婚退婚也不过给村里人添了几天的茶余饭后的话题罢了。很快,村里人就顾不上谈论王爱巧那点儿破事儿了,因为生产队要进行每年初例行的自留地划分了。 王利民连着两晚上去队里开会,回来都到大半夜,白天还要喂鸡、还要准备耕地的种种农具……繁重劳累,休息不好,眼底都泛出一片青色来,整个人却格外精神,眼底有藏不住的欣喜和雀跃。 小秋自己琢磨无果之后,就去询问宋秀莲。一提这事儿,宋秀莲也同样露出一抹喜色来,压低声音给小秋说:“队里决定,今年按人口调整自留地,每口人多给两分自留地。你们廖老师和你小姨,今年也给补上了。” 三合村原来也有自留地,每口人是一分,如今一口人多两分地,那他们家就要增加一亩,村里有不少七八口十多口的大户,那岂不是要增加两三亩地?两分地别看不起眼,种小麦玉米两季轮作能收三四百斤粮食,一个人的口粮都够了。 小秋下意识地算了一下,然后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他们队里这个举措,算不算提前分田到户了? 正月底的一天,小秋傍晚放学回家,就看见,宋秀莲和王利民已经把晚饭摆好了。 见小秋进门,王利民就一脸喜色地催促:“小秋啊,赶紧洗手吃饭,吃完饭,去队里开大会!” 小秋很有些意外,愣了愣,才答应着,一边洗手一边道:“爹,你去开会,提前吃就好了,我还想着收拾收拾蚯蚓池子呢!” 秋天时,小秋拽着老爹王利民在后院的棚子里挖了两个池子,把之前在院子里的蚯蚓转移到棚子里来。棚子里相对温暖,可以避免蚯蚓冬季受冻害,另外,过完年还能早一点恢复活动进食,从而增加产量。 眼看着要出正月了,气温渐渐回升,水塘里的冰渐渐融化,棚子里的水缸已经没了冰。小秋就想着把蚯蚓池子翻一翻,看看蚯蚓过冬的情况,如果蚯蚓开始恢复活动,就可以加饲料了。 冬天的鸡不下蛋一是因为天气寒冷,二来也有饲料营养不够的原因。她就想试验,若是提前加蚯蚓(动物蛋白)饲料,母鸡的下蛋时间会不会提前。 王利民笑容满面地摸摸小秋的头顶道:“乖丫头,今儿咱们村里人都要去开会,大人孩子都得去……蚯蚓那个活儿爹包了,你说咋弄就成。那东西臭烘烘脏兮兮的,以后你就别动手了,我香喷喷的闺女都给熏臭了!” 宋秀莲舀了米粥端上来,也跟着笑道:“你爹这话对,那东西又脏又臭,就让你爹捣鼓去……小秋今年也十一了,也该学着爱好儿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