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节 (第2/2页)
不住,捂着脸落下泪来,“当年因我执意要结这门亲,跟娘家是早闹翻了,爹娘过世后,更是跟哥嫂少了往来。而我长年在外头干活,只抽空才能回家,我那两个亲生的孩儿,都给那没良心的男人和那小娼妇哄得不肯认我这个娘了。除了管我要钱,什么都不会。除了宁府,我还能去哪儿?” 夏珍珍没法安慰她,只能无声的示意宁芳去给徐妈妈倒了杯热茶,替她擦眼泪。 徐妈妈抹了泪,喝了口热茶,又说回正事,“二奶奶和姐儿心地厚道,自然瞧着田家丫头嫁给贺大牛,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可照我看来,说不定倒是那丫头掉进福窝了。别的不说,就凭贺嬷嬷那手本事,她若学会了,日子能不好过?老奴这一辈子,别的没看透,只看透了一样。这人活一世,旁人说什么都是虚的,只有自己过得好,才是最实在的。” 宁芳母女听后,皆是默默无语。细细咀嚼徐妈妈的话,竟也有几分道理。 而数十年后,果然如徐妈妈所料,田大丫自嫁了贺大牛后,极得婆婆丈夫疼爱,而后靠着养蚕缫丝的手艺,竟也在乡间买田置业,成了周遭远近闻名的殷实人家,惹得许多人暗自后悔,当年没早结上这门好亲。 此时的宁芳,只把徐妈妈这话记在了心里。却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因此受益良多…… 第64章报喜 因为有了贺嬷嬷的指点,上下溪村的村妇们终于也能摇着纺车,缫出银亮柔长的蚕丝来了。 为了便于指导,缫丝的地点暂时便选在孟保柱走后,空出来的小院里。 这事是孟老庄头主动提出来的,反正小儿子已经妻离子亡了,留着小两口从前的新房还给人添堵。不如借了做织房,人来人往的添上些新气象,还能让人好受些。 看他心诚,夏珍珍也就由他了。 于是,老孟家很快就传出嗡嗡的缫丝声。 这可能是上下溪村最美的声音了,就连孩子们经过的时候,都会自发的放轻脚步,不再打闹喧哗,因为连他们也知道,那声音代表着过年的新衣服,一管好写的新毛笔,餐桌上的肉,和更有希望的生活。 “哎,小孩儿,你们村也有人缫丝?” 这日,村中又响起熟悉的嗡嗡声,忽地一个外来的陌生男子勒住骡子,向一个刚刚上山砍柴回家的小男孩打听起来。 小男孩骄傲的昂着头,“是又怎样?” 陌生人笑嘻嘻从怀里掏出几个铜板,“那你告诉我,你们村养了多少蚕,这钱就给你买糖吃。” 小男孩没有见财起意,反而警惕的上下看他一眼,“你问这个干什么?” 陌生人一脸精明,“若你们村养得多,我也能跟你们做生意啊。” 小男孩有些犹豫起来,“那你去找我们二奶奶吧。” 陌生人忽地惊喜起来,“可是宁家二奶奶?姓夏的?快带我去!” 然后,当陌生人给小男孩领着进了宁家门时,正好看见孟老庄头拿着一束雪白银亮的蚕丝,跟夏珍珍商议着什么。看宁芳在旁边写作业,他先喊了声二姐儿。 宁芳抬头一怔,“赵小二?你怎么来了?进来说话。” 赵小二摇头道,“我刚打柴回来,身上脏,就不进来了。这人是我路上遇到的,说是你家亲戚,你认识不?” 宁芳顺着门帘一瞧,不认识,上次去夏家也没见过。 倒是夏珍珍闻言转头,吓了一跳,“四哥?你怎么来了?” 夏明达嘻嘻笑着,先摘下帽子,“当然是有好事。不过这好事可不能白说,赶紧让大侄女倒茶来!” 只可惜他这个关子白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