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2节 (第2/3页)
换做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接受算计不成反而害了自己的结果。 “原来如此。”她叹息了一声,“可惜陛下没有这样的好运。” “说到陛下……如今京中似乎有不少流言。”甄凉终于切入了正题,“娘娘可知,自己正处在莫大的危机之中?” 曹皇后知道她入宫必然有缘故,因此顺着这话问道,“何以见得?” 然而不等甄凉开口解释,就有一个大宫女脚步匆匆地走进来,在门口踟蹰了片刻,但还是凑到曹皇后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曹皇后闻言,面色骤变,霍然起身,正要开口说话,心念电转间,视线就落在了甄凉身上。 “你做了什么?”她冷声问。 桓衍最近是越来越荒唐了。以前多少还会做些遮掩,只在晚上折腾,但他渐渐发现,身为帝王,没有人能管得到他,而且这种发泄,如同饮鸩止渴一般,是会上瘾的,所以到现在,就连白日里也会荒唐。 而曹皇后方才收到消息,他今日动手的对象,已经不是何荣找来的那些小太监,而是宫女! 宫中太监们归属皇帝管辖,女官和宫女则是由皇后来管理,两者之间壁垒分明,所以桓衍虽然荒唐,但对象一直局限在内侍之中。乍一听到这个消息,曹皇后自然十分吃惊。 而这个消息偏偏在甄凉入宫的时候送过来,若说其中没有半点联系,曹皇后是不会相信的。 毕竟甄凉刚刚才提起流言,又说了一句危言耸听的话。 “娘娘明鉴,我什么都没做过,一切不过是必然的发展而已。”甄凉倒是很沉着,没有慌乱,也没有辩解自己与此事无关,而是看向曹皇后,“这种事,只要开了个头,就会逐渐失控,娘娘难道不知道吗?” 曹皇后盯着她看了一会儿,才重新坐下去,“你说得对。” 虽然确实很巧合,不过甄凉总不可能控制皇帝,顶多是控制事情爆发的时间。意识到这一点,曹皇后反而冷静了。甄凉已经知道皇帝的事是她在从中推动,那么她今天进宫,就不会是无的放矢。 她看向甄凉,问道,“你方才所说的危机,是什么意思?” 甄凉并没有提起彼此心知肚明的那些事,只是道,“娘娘为自己准备的退路,我多少猜到了一点。——那位小皇子来得确实很是时候。” 听她提到小皇子,曹皇后的眉头皱了起来,但很快又舒展开,“既然你猜到了,就该知道,这是一个万无一失的选择,朝中也有许多人会支持本宫。” 桓衍出事之后,朝中本来就有人会质疑他的权威,再加上他这段时间都不做人事,自然会引起更多的怨愤。他已经不适合作为皇帝,坐在那个位置上了。如果想摒除他给朝堂带来的恶劣影响,重立一位君王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曹皇后这半年时间,代替桓衍处理朝政,早就已经为自己规划好了接下来的道路。 她很清楚,对于朝中大臣而言,一个襁褓之中不能做主的皇帝,显然比一个成年的帝王更让他们放心,因为这样大部分的权力都会落入他们的掌控之中,即便曹皇后垂帘听政也一样。 而对曹皇后自己而言,成为皇太后,扶持新帝登基,就可以彻底摆脱现在的一切,不用再担心哪一天桓衍不高兴,就废了自己。 既然有这条退路在,她在对待桓衍的问题上,自然肆无忌惮,恨不得尽快毁掉他。 所以才会选择这种方式,将桓衍推向毁灭的漩涡之中。 到了现在,消息传遍京城,桓衍也不可能再回头,曹皇后已经是有恃无恐。 这种情绪,在甄凉面前尤其明显。因为她早就已经猜到,桓羿私底下恐怕掌握着不少势力,早就已经有了不臣之心,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会发难。 但那都是冲着桓衍去的。在曹皇后看来,桓衍和桓羿兄弟之间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所以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而小皇帝一旦登基,桓羿就不用再担心这些问题,完全可以趁着现在没人知道,及时收手。 毕竟有小皇子在,就算桓衍真的出了事,在桓羿和小皇子之间,大部分朝臣还是会选择小皇子。 甄凉听懂了她的暗示,却没有露出任何惊慌的表情,而是道,“娘娘认为这个选择万无一失?可是在我看来,说是危机四伏也不为过。” 曹皇后当然不会被她一句话吓住,再次问了之前那个问题,“何以见得?” “我知道,将来的事,既然还未发生,不论做出多少假设,娘娘必然是不会相信的。”甄凉道,“但那么多的前车之鉴,娘娘总不会视而不见。” “哪里来的前车之鉴?” “自然是历朝历代的先辈们。”甄凉道,“娘娘可知,从秦汉至今,有多少皇后,多少皇太后?其中能得善终者,又有几人?” 这个问题,的确大出于曹皇后的预料之外,而且她也确实很好奇答案,因此便问道,“有多少?” “总共有200多位皇后,50多位皇太后,其中至少有六成不得善终。”甄凉给出了一个令人心惊的答案,“皇太后看似地位更加尊崇,而且不如皇后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