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江山风云录_第十三章 锦衣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锦衣卫 (第2/2页)

些,你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一直盯着,吴孟明为人还是比较公正,现在你就直接告诉他该做什么照做就是,人员审查的事也需要他具体去执行”。

    明朝的锦衣卫制度在最初朱元璋的因为权力大,没有得到及时控制致使权力泛滥被朱元璋自己取消了。但是到了朱棣抢过帝位后为了巩固统治又恢复了锦衣卫,此后锦衣卫一直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权力之大也是毋庸置疑的。此后正德年间,太监刘瑾操握政权,将心腹布于朝廷各要位上,锦衣卫指挥使石义文也常对刘瑾阿谀奉承。随着刘瑾权势的进一步扩大,锦衣位不得不依附于东厂,厂卫格局形式发生变化。

    到了崇祯的哥哥天启年间,魏忠贤权倾内外。天启初期,刘侨为锦衣卫镇抚司指挥,因为人正直,“不肯献媚,不肯杀人”,遵纪守法,魏忠贤便借势将其削馆免职。随后,田尔耕投靠魏忠贤,甘愿作其义子。其为人“阴险狡诈”,又因其“缉捕有功”升为锦衣卫都督。崇祯初期,朱由检在斗败魏忠贤后,锦衣卫附属东厂的情形已经得到拨乱反正,但社会矛盾一时并未消除,而且锦衣卫已然握有逮捕、审问等刑事职能。此期由董琨治理锦衣卫之事,此人急功近利,凡事必究被崇祯罢免了,随后由吴孟明掌管锦衣卫至今。

    我知道锦衣卫制度也等同于特务政治,其中的约束又过小,本身就是一种畸形的政治形态,本身来说锦衣卫如果利用的好当然是有利于我的统治的,但是百年下来本身锦衣卫自身就累积了种种的弊端,在现在这种局面下,我也无法相信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改组成为新的情报部门,做我的耳朵和眼睛去打探我想要的情报,但也仅仅如此,不在让他们拥有如此大的权力了。

    交代完这些后,我到了东宫去看望太子朱慈烺,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他们现在学习些什么,然和我想象的也没有多少出入,这时期学习的也都是四书五经。因为在明朝印刷术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了,书籍的成本大大降低,如此也让更多的寒门子弟能够读上书,而东林党大部分也都是寒门出身的读书人,而科举制度到这个时期也已经相对完善了,只是我现在时机不成熟,所以不想将精力放在这上面,先由着他们按现有的制度去执行。

    然而做为后世过来的我,自然知道虽然不能说读四书五经没用,肯定是有用的,但更多的只是文化的积淀,和有利于皇帝统治国家。像现在的八股取试,股的意思是对偶,通俗点说就是对联,像我们电视电影里看到的唐伯虎,也是明朝时期的人,对对子那叫一个厉害。可是这些只能显示他的文采,并无实际的用处。无法教会读书人实际的生活生产实用技能技巧,大部分也都是死读书读死书,正合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妙语。而这又是整个国家教育取材所要求的,要培养出更多的实用性人才现在我也是没这个能力去解决的,但并不代表以后有条件我不去做,现在比起清朝时期的情况还要好一点。

    而朱慈烺作为太子学习这些,在他们现在看来是非常正确的事。而作为我自己来说,现在而言朱慈烺是太子,按理说他以后要接替我的位置的,只是这些事我自己也有自己的想法,现阶段也无法对这些事做出什么改变,但以后他还是不是太子,亦或是帝位的继承问题我都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处理,他现在还小,谁知道他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不过我现在却不能放任这些孩子不管,我对他和姚明恭(太子太傅)说道“以后朕会定期亲自给太子和其他皇子公主亲自授课,你们做好安排”。

    我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给他们亲自授课一方面能够了解他们的为人心性,另一方面也能传授给他们一些不一样的知识,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去学习这些经史子集。之后我到了坤宁宫,到了之后皇后周玉儿在刺绣,看着她秀丽端庄的样子,那些烦心的事顿时少了很多。明朝时朱元璋为了避免外戚干政,制定了后宫之中的女子只能来自没有政治背景的小户人家之中,自从而后明朝一朝就没有出现过有名的外戚了,这些女子也基本都是出自一些书香门第之家。周玉儿被懿安皇后从几百名女子之中挑出来,各方面都是极其出色的,看到我到来之后她一慌乱就被针扎到了手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