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节 (第2/4页)
方伯丰停了下手,喝了口灵素刚给倒的热茶,冲她道:“你也坐到桌边上来,那么远哪里烘得到。咱们现在就用上火盆了,衙门里还没给点。” 灵素问:“不是说过了冬至就有炭盆了么?” 方伯丰摇头:“是说过了冬至给发炭,只是到现在也没见着,听了两句闲话,说是有人提了不用火盆,改把各司各行的冬炭使费给折了银子发下去。” 灵素便道:“这一般的柴炭是四百二十文一百斤,这是我之前买的价儿,如今不够了,涨到四百五十文了。那些上好的硬木炭,一贯多一筐,那一筐大概也就百来斤。要是真给你们折银子,却不知道有多少。” 方伯丰叹道:“若是点了火盆,是整屋子里人都受益。这一旦折钱下发,那就有的拿得到有的拿不到了。又是从前没有规矩的,到时候谁分的谁拿的,经了哪个的手,都是一票烂账,如今越发喜欢兴些新想头,多半也有这个缘故。” 灵素点头:“钱是个好东西,在这县城里,直要有了银子,什么买不到?从吃到穿,就说这炭,多出点银钱,捡顶好的买上一千斤,还怕不够烧?整个屋子都烧得暖暖和和的,指定舒服。你摸摸,这桌子都温乎了呢。” 方伯丰道:“正是如此了。早两年,也没那么些东西,各家都不过点个火盆,好一点的再拎个铜熜。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式样,有人家起暖阁的,整个屋子底下掏空,冬日里头烧火,就是你方才说的整屋子火热,且丁点烟气不闻。 “又有人穿上裘皮厚绒,便是雪中赏景,亦不觉寒冷。去年冬日就有齐家大船,雪中游湖,又到县城里来接人,引了许多人在岸边看。那齐家几位子弟出来待客,都穿的裘皮。之后县里的裘皮价格都翻了几番…… “多见多欲,其他富户见了种种奇异,哪有不争相效仿的。之前虽朝廷解了衣装之禁,也没有什么人会去拿绫罗做鞋子。如今你看看,穿缎面鞋子绒面靴的也越发多了。连饮食亦是如此。” 灵素道:“就像我从前不懂使炉子,你给我煮个白水面条我也吃得,如今学的会的越发多了,自然要另想了法子做更多好吃的。这本是好事,怎么听你似有忧虑。” 方伯丰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本是常情。只是所见愈多所欲愈烈,果然那些东西都是十分重要非要不可的?却也未必。只若人人都有了,自己便也想跟着一样,若是自己力有未逮,又当如何呢?自己暗中努力还罢了,若有急功近利之人,未免就要想些简便法子了……这,如何不让人忧心……” 灵素就想起那株穿心烂的冬笋来,心里不禁觉着方伯丰的担心似乎也有些道理。 第59章 官集 早上做了热汤面,还加了姜茸在汤里,方伯丰在这里长大的,冬日里向是如此,并不觉得特别难捱。尤其今年又有新做的厚衣裳又有厚靴子,更是从前不能比的了。吃了面,意气风发地上工去了。 却是灵素难过。这雪和着雨一块儿下的,就没能积起来,却是越发显得阴冷了。尤其早起,一开门,丁点阳光不见,可见又是这么阴湿湿的一日,便是裹起斗篷来隔绝了寒气,心情都没能变好。 官集前百杂行很是忙了一阵子,灵素只能趁空儿往山上去各处看看。尤其她种了地了,到底如何侍弄却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总想看看人家都在地里干什么了,她就上去询问。一来二去的,同上林埭和小河滩的一些村民也熟悉了。 人家听说她是种那块烂田还有那个驴粪蛋的,都怀了几分同情,还给她讲了不少不挑地的作物,虽收成肯定比不得稻子麦子,也比受饿强不是。 灵素心知以常人的能耐,这烂田荒山没个三五七八年恐怕是不会有什么起色,自己这是“假装”干活,才能做到如今地步。也不管人家看她的异样眼神,只逮着想知道的便大方问起来。尤其今年她是真想要种些糯米和黄豆,还有各样耐旱的杂粮。 要种糯米,只因她发觉这用到糯米的时候太多了。早先的冬至团不说,如今打年糕,她又是买的五十斤糯米,加上酿酒的、做麯母的,还有到时候包粽子做汤圆的,都得用到它。明明自己有地,也是能种的地方,偏要买,她觉得这就没意思了。是以一个劲儿问种糯米的事。 问了人,自己还得琢磨,又听方伯丰念书,知道这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