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节 (第1/3页)
林正突然激动的说,他终于想起了自己的一项技能,他会珠算! 张松诧异的看了林正一眼,问道:“会到什么程度,打的熟吗?” 想到当初小学时珠算比赛他还拿过奖状,林正忙点点头,说:“熟!” “那明天我们进城的时候,你去看看有铺子缺账房先生,”张松想到什么,皱了皱眉头,说:“算了,还是问问有没有账房先生手下缺人吧,就算你会算账,那些铺子的账房先生都是主家的心腹,也不会让你一个外人去干。” 林正知道张松说的有道理,说:“只要能有活干,能有工钱就行。” 然后三个人转头看着张松,想知道他打算干什么,就见张松神秘一笑,说:“明天你们就知道了。” 结果第二天,林正三人就看到张松穿着一身道袍,左手拿一个长条幅,上面写着“麻衣神相”,右手拿着一个浮尘,头戴一个八卦帽,活脱脱一个算命的打扮。 “你!”王大胖用手指着张松,说:“你不是和尚吗?” 张松翻翻白眼,说:“和尚是忽悠人,道士也是忽悠人,现在我当不成和尚了,我不去装道士,我这些年当住持练的把死人说活的本事,岂不是白费了!” 赵硅王大胖林正:………这也行? 作者有话要说: 注:南宋时期的农村,有个习俗,叫“生子不举”,即生了孩子不养育,把婴溺死或扔掉。 第六章 三人虽然被张松某种程度上的“不要脸”惊着了,可如今世道艰难,吃饭才是第一要紧事,再加上张松假扮道士去算命,丢的也不是佛门的脸,所以众人虽然吃惊了一下,却也很快就习惯了。 看着天已大亮,三人又蹭了王大胖一顿早饭,就决定一起先进城看看,不光要把昨晚计划好的事情办了,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先把户籍落下。 昨天那两个官兵跑的比兔子还快,他们的户籍文书,如今都还在自己手中攥着呢! 四人略做收拾,就往最近的泗水城走去。 泗水城虽然不大,却是千年古城,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夏商,史书上有名的卞县,就是泗水城的前身,所以等林正四人赶到城门前时,一座古朴大气的城池,顿时映入眼帘。 “咦,想不到这泗水城,看起来也蛮繁华的。”王大胖惊讶的说,他一直在兖州府生活,这是头一次来泗水,本以为是穷乡僻壤,如今一看,比兖州府肯定不如,可也没差的太狠。 “泗水城依泗水而建,周围多河流,不惧天旱,自然繁华。”张松原先来过,就解释道。 林正王大胖赵硅听了点点头,民以食为天,好种地的地方,自然人口繁盛。 四人在城门口看了看,感受了一下古城的韵味,就跟着人群,进了城。 进了城以后,林正本来以为张松会带着他们先去衙门,可张松却带着他们左拐右拐,先到了一个当铺前,然后转头对身后的三个人说:“等会去县衙落户,难免要打点一二,我先换点钱,等会办事也好方便。” 三人一听,顿时觉得张松考虑的周全,谁不知道衙门难进,进必花钱,三人摸了摸身上的东西,也跟着张松进了门。 张松进了门,叫了一个当铺的伙计,把身上的银盏掏出来在伙计面前一晃,伙计就轻车熟路把张松四个人请到了内室,然后去叫大掌柜的。 等大掌柜的出来,张松就把手里的银盏递上去,然后和大掌柜的磨了会价,最终以五两银子成交,张松没直接全要银子,而是要了四两碎银和一贯铜钱。 王大胖和赵硅也当了些东西,不过他们的没那么值钱,所以都换了铜钱,林正倒没有什么东西可当,不过他把自己那锭银子换成了碎银和一贯铜钱,毕竟银锭太大,在外面用起来太不方便。 等四人都有了钱,就先去衙门的户科把户落上,果然如张松说的那样,他们光打点衙门的那个文书和门头,就每人花了不下二十文,弄的众人心疼不已。 落完了户,出了衙门,四人又凑了些钱,买了些粮食和茅草,就开始商量下面怎么办。 赵硅首先开口道:“刚才买粮食时,我打听了一下,城西的孟员外家今年新买了个田庄,如今正缺长工,我打算去问问。” 听到赵硅这么快就有出路了,张松王大胖林正三人忙恭喜,赵硅拱拱手,就往城西走去。 赵硅走后,张松找了个热闹的集市,把手中的条幅往地上一插,又从旁边找了个大石头,搬过来坐下,然后就抚着胡子,一脸高人形象的开张了。 王大胖和林正对视一眼,把手中买的东西都放在张松身后,让他顺便看着,然后也在城里转悠了起来,希望能找个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