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节 (第5/5页)
中,只是大殿已经坍塌了大半,而我们刚好幸运地在未坍塌的空间里,并且几根倾斜的柱子刚好挡住了大殿顶部的石块,才让我们幸运地只是因为大殿急速下沉带来一些震伤。 还好敖雨泽的准备十分充分,身上随时都带着防风打火机,重新点燃附近柱子上的油灯后,光线总算好上了一些。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摆放青铜王座的地方,已经空出一个两米见方的大洞,下面是一直朝下的阶梯,黑漆漆的也不知通向哪里。 我和敖雨泽对视一眼,扶着总算渐渐清醒过来的秦峰,朝阶梯的位置走过去。一路上小心翼翼,还好没有再遇上什么机关,暗处也没有怪物袭来,这多少让我们松了一口气。 朝下走了大概有三分钟的样子,总算到了平滑的路段,这是一条宽三米多的走廊,走廊两边不时有一个开凿出的石头屋子,屋子里偶尔能看到曾经有人居住的痕迹,不过年头看上去十分久远,我们估计应该同样是三四千年前的事了。 走到走廊的尽头,是一个更加辽阔和空旷的地下空间,向上的高度起码有两三百米,诡异的是头顶竟然还能看到拳头大一个光斑,仔细看去,那应该是顶部通往地面的圆形口子,有阳光从口子照射进来形成光斑。 从这个高度计算,那个口子的大小应该有一两米直径,只是隔着两三百米的距离,看上去只有拳头大了,就是不知道这口子到底通向地面哪个位置。 我们继续朝前走了一段距离,继而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在我们面前,是一扇无比壮观的金属大门,高度至少有三十多米。我回想起先前在祭坛时,透过余叔召唤出的虚无之门背后的世界,当时观察到的青铜大门和眼前这扇门极为相似,只是要小上一圈。不过如果那个世界和虚无之门存在一定距离的话,看上去要小些倒也说得过去,也就是说,两扇青铜之门,很可能是差不多大小的。 不过让我惊奇的是,当时的青铜之门是凭空出现在荒芜的戈壁之中的,而眼前的青铜大门,却是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牢牢地镶嵌在地底的石壁之上,也不知经过了几千年的时光。 青铜大门上虽然锈迹斑斑,显得极为古朴,可还是掩盖不住那种巍峨大气和神秘之感。不管是谁,当他们的面前出现一座三十多米高,相当于十一二层的楼房高度的金属大门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压迫感,因为人类在这样的金属造物面前,完全如同卑微的蝼蚁一样。 我无法想象,在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要制造这样一扇青铜大门到底需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 想想号称中国古代史最大青铜器的司母戊鼎,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832.84公斤,这样的大小和重量就已经让人惊叹不已了。 而眼前的青铜大门,光是粗略算一下,重量起码在三千吨以上,即便放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要制造这样的青铜大门也极不容易,光是浇筑大门的模具,以及保持浇筑出大门不至于被自重压塌,并且能够保持数千年的时光不被损伤,种种技术难度并非简单地将青铜门放大那么简单。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放在几千年前的古代,这样的青铜之门完全就是神迹,那不是当时的人类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能够造出来的玩意儿! 面对这样的神迹,我们几个人除了惊叹之外,更多的是膜拜,甚至连青铜之门背后到底是什么,又需要怎么进去这些真正关键的问题,一时间都来不及去考虑。 等我们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才想起应该看看四周还有没有其他线索。我们让秦峰在原地休息,我和敖雨泽分头寻找,不久之后,敖雨泽发出一声惊呼,我连忙赶过去,发现她正蹲在一具骸骨旁边。 看着这具骸骨,我的心一跳,对方已经完全化为骷髅,除骨骼外只剩下衣服和头发,而且保持着匍匐向前的姿势,可真正让我们惊讶的,正是他的衣服。 那是一套深蓝色的西服,尽管西服已经破损了许多,可大致的形状还是能够确认。西服下是一件已经部分发黑变灰的衬衫,估计原本是白色的,因为尸体腐化才变了颜色。造型有些老,应该是很多年前的款式。 在尸骸的不远处,有一个破损的登山包和关闭的微型手提箱,这一切都说明了尸骸的主人肯定是生活在现代的,只是很可能是十几二十年前的。 “这个人是谁?”我惊讶地问。 “不知道,从骨架上看,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人生前应该是一个三十至四十岁的男性,死亡时间大概10~20年,具体时间需要法医鉴定。”敖雨泽低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