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节 (第2/2页)
小小幕僚?谁忒么的有这个闲情雅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小小的幕僚有了可疑,那就杀了就是,何必去查根究底,还要敲打?小小的幕僚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张之洞是在提醒胡博明,朝廷有变,连我这个远在湖北的,都得知了你家的事情,只怕朝廷这次动静不小。 初入官场,却以商人兼科学家的身份看待朝政,一心扑在实业救国科学救过的胡博明,完全不知道,大清朝的政治,从来都是玩玄乎的。 朝廷的某个大官指着天空,哇,天气凉了。 然后一群手下仔细揣摩,哦,天凉王破! 大清朝的祖宗们不识字,被民间戏称靠一本三国演义研究兵法研究朝政,为了大清皇家的威严,有清一代,皇帝们和满清大臣们,个个喜欢装出一副很有文化,内涵很深刻,用意很深远的样子,从来不肯简单明了直接的说话,偏要把一个简单的意思,围绕地球绕上几圈,让人看得云里雾里,不明觉厉,这才显得才学,显得城府,显得智慧。 若是某个大官指着天空,哇,天气凉了,然后手下递上一件大衣,这个手下立刻就会被大官乱棍赶出府去。 必须绕,必须深思,必须延伸,必须深刻,必须有重大含义! 要是大官真的觉得冷了,想加一件衣服,必须用另一个符合转上好几折的深刻语句来描述,否则,他绝对拿不到那件简单的温暖的厚厚的衣服。 这就是大清朝当官的铁律,任何转上三转能理解的意思,一定不是真的! 胡博明完全没有解谜的能力,完全误解了张之洞的善意提醒。 正文 第8章 历史进了阴沟 “老妖婆这是要对我下手了?”李鸿章大怒。 为了朝廷,卖国贼都当了,没想到慈禧这老妖婆过河拆桥。 盛宣怀劝道:“事情还没有这么糟。” 没有这么糟?嘿嘿。李鸿章冷笑,这是盛宣怀安慰他呢,事情已经糟糕透了。 杭州胡家卖假药,多大的事情啊,连杭州本地都没几个人闹事,怎么忽然就传遍了大江南北?是谁在背后操纵? 大清朝廷老油条李鸿章立刻按照官员们的标准思路,开始了严密的思索,要是胡家倒霉,哪个官员会受到牵连? 以杭州知府为首的杭州地方官?不对,区区几个地方官算老几。 胡家小儿子在张之洞这里,会是张之洞吗?有可能。 但是,胡家小儿子同时还是盛宣怀的学生,而盛宣怀是李鸿章的心腹。 按照大清朝政治斗争隔山打牛的习惯,这三转四转后才是真实目标,这目标不是李鸿章,还能是谁? 在这大清朝风口浪尖的时刻,除了京城那个不知轻重的老妖婆,还有谁? 通过杭州小小假药贩子胡家,能干掉大清的中流砥柱李鸿章? 在大清朝,这简直不要太容易。 大清朝的法律从来就是统治者手里的宝剑,不想落下的时候,就是贪污亿万,杀人放火,照样没人管,而一旦统治者想要奴才们的小命,哪怕地上吐口痰,都会因为淹死蚂蚁而全家问斩。 李鸿章可以想到几百种通过胡家,牵连到他的死罪,条条严守法律,公正昭彰。 盛宣怀劝着,朝廷用人之际,不至于一棍子打死李鸿章,顶多就是敲打敲打,大有缓冲余地。 李鸿章沉思,按照惯例,他该立刻向慈禧请罪,低头服小,被慈禧贬谪个三五七级的,然后另谋东山再起。 这是上策,符合大清政治斗争的主旋律。 但是,李鸿章深深地怀疑着。 用老胡家做引子,这是表明什么呢? 杭州胡家……胡雪岩……左宗棠…… 是在向左宗棠的手下表明,要给左宗棠翻案了吗? 那就不能退了。 李左之争,是万万不能退的。 因为李鸿章老了,而他的儿子们不争气。 李鸿章继续思索,只是左宗棠吗? 当年谈《马关协议》,李鸿章差点被刺客干掉。不止一个人猜测,这是李鸿章的苦肉计。 但李鸿章心知肚明,这不是他安排的,他还没有无耻到这个程度。 那刺客究竟是哪里来的? 最大的可能是慈禧派的,苦肉计,朝廷要他演苦肉计,所以,李鸿章在之后的谈判中果断的卖惨。 其次的可能是政敌落井下石,比如左宗棠的残部,在签署卖国条约的时候干掉他,左宗棠残部需要冒的风险会小很多,起码有个好名声。 至于没有任何背景的正义青年,李鸿章根本没有想过这个可能。朝廷大臣有重重保护,哪个正义青年能冲得进来?你倒是给我冲紫禁城试试?分分钟砍你几十段! 所以,作为大清朝臭名昭著的卖国贼,想干掉李鸿章的敌人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