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_第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节 (第3/4页)

子,有的富庶、有的贫困、有的是商贾之镇、有的是清流之镇,不过不管怎样都比不上县城的繁华与热闹,尤其是在将要举行县试的这些天,各个镇子里的学子都赶往这里,让这宜山县的每个角落里都仿佛溢满了书生气息。

    到了地方后王家和找了个面馆吃了一碗面,填饱肚子后顺便向店小二打听了一下县试报考的地点,那小二大概也是见多了像王家和这样从外地赶过来的考生,三言两语的就把县署礼房也就是每次县试报考的地点说了出来。

    到了县署礼房后负责人查看了王家和的户籍证明,发现没什么问题后就收了他一两银子的报名费,把盖了公章的字据给他后便打发他离去了,王家和拿着字据和户籍证明心里很是微妙,这古代又没有照相技术,若是别人冒充该怎么办?

    甩开那些没用的思绪,王家和在连升客栈里租了一间房,可能是最近赶考的人比较多所以房租就显得比较贵,租一个月的时间共花了七两银加五百文,王家和私下里算了算每天的价钱就是二百五十文钱,刚才他也打听过像这样的小客栈顶天了一天一百五十文,这个价涨的真让人牙疼。

    但他也不得不付钱,像其他的大客栈甚至那些所谓的“秀才楼”、“举人楼”要的价钱更贵,王家和觉得也没必要花多余的钱去住那些地方,若是不住客栈而去租院子,一个人所花费的银钱会更多,所以王家和只能住在这个客栈了。

    还有十多天就要考试了,王家和在这期间着重翻看他参照当初花重金所买的试题而整理出来的题目,科举考试主要是考对四书五经的掌握程度和对大周朝时事政策的见解,大致类型分为帖经、策问、诗赋、杂文、经义、墨义,不过王家和翻看了过去十年的考题后发现县试多以帖经、经义和墨义为主,相对于府试和院试的难度来说比较简单。

    在大周朝县试只考四场,从第一场到最后一场,每场考试隔两日揭晓成绩一次,第一场没考上的学子不能考第二场,一般来说第一场是正场,录取比较宽松,除非文字较差的考生才会被淘汰,尽管如此往年第一场的录取也要刷下近一半的考生,第一场的前三十名到第二场考试的时候会被提坐“堂号”,这个位置接近主试官以便于主试官更加严格的监试。

    总体来说,大周朝的童生试比之中国古代科举要简单得多,至少不会要求考生写八股文,当然八股文除了剥夺人的思想外在起承格式上也是有优点的,王家和也不介意在以后的考试中用八股的形式来写文章。

    第61章 县试开考

    天还未亮王家和就赶到了考场外面,他本以为自己走的已经够早了,谁知道到了地方后才发现这里已经有不少的学子在等候了,王家和发现来考试的人年龄段各不相同,有比他还小的孩童也有和自家祖父差不多大的老翁。

    考生五十人排成一排,被叫名者上前将户籍证明和报考字据给门口的小隶查看,然后将随身携带的考篮交给他们检查,检查过后还要被其搜身以防夹带小抄纸条等物,和现代的中高考的考前检查十分相似。

    王家和被检查完后拿着发到手上的座位号走了进来,考棚都是坐北朝南,北有三间大厅,中间为过道,考官坐西间,再北设有很多简易多排座位供考生写作。

    王家和手里的座位号是乙卯,古代科举座位都是按照天干地支排列,对于王家和这个研究过古代文学的西贝货来说,找寻自己的座位就是小菜一碟。

    等到天已经大亮的时候王家和才在小隶的提示之下向着西间行礼作揖,想来应该是主持县试的县官和监试的儒学署教官到了,发至手上的试卷封面上有乙卯的座位号,还需考生填写祖父、父亲以及自己的姓名,除此之外还要写上考生的籍贯和年岁。

    试卷内页一共十余张,每张有红线横直道格,每页十二行每行二十字,考生不能将答案写到密封线外不然就做零分处理,另外还有两张白纸是用来起草的,整个试卷上面并没有考试的试题。

    王家和将笔墨纸砚和考篮放置好后静心等待,不一会儿只见几个衙役用牌灯巡行场内,后面跟着两个衙役合力高举一个大木板子巡回展示,第一场的考试题目正是贴在了这个大木板上。

    王家和看了考试题目心下一定,这几道题都是自己曾经破过的题,有的甚至和前些年的题目差不多,想来四书五经就这么些东西,每年都要考,出卷子的人也是感到头疼,只能换汤不换药或者掐头去尾了。

    第一道题是出自《论语·泰伯》: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作答时只要颂扬古圣先贤的化育之功,指出尧为百姓做了哪些事用了哪些贤人,然后颂扬大周朝君主英明神武,顺便也要表示自己励志辅佐当今圣主为百姓做番大事业。

    第二道题是出自《尚书·大禹谟》: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水能灌溉、火能烹饪、金能断割、木能兴作、土能生殖、谷能养育,这六样东西被称为“六府”,是天地大自然用来养育万物生灵的,所谓“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圣人之德就体现在处理好政务,把“六府”安排好就叫做“惟修”,也就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再摘抄几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