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5页 (第1/2页)
只有一个人例外,南直隶苏州府的唐寅早早地就交了卷,第一个走出了大明门。 大明门的警戒范围之外,堵得水泄不通,无数仆从家人都静静等候着,有考生的亲朋好友,也有凑热闹的路人。 见有人从大明门出来,人群立刻骚动起来。 “这位贡士老爷,试题很简单么?怎么才过午时就出来了?” 唐寅爽朗大笑:“不简单,很不简单,可难不倒我唐某人。” “什么玩意儿?”问话人小声嘀咕了两句。 唐寅听见,嗤笑道:“等着瞧罢,三日之后传胪大典,我唐某人必定是头名。” 这等狂言,不说百姓为之侧目,连往来巡查的金吾卫都忍不住多看了唐寅一眼。 好一个狂生,说话竟然这么大的口气,莫不是题太难,考疯了罢? 日暮西山,钟鼓声响起,最后一位考生的答卷被收卷官收起,持续了整整一日的殿试正式结束。 一众考生依次通过奉天门、午门、端门、承天门、最后从大明门底下鱼贯而出。 嫌考生多,被挤着难受,王守仁特意在金水桥边停了一会儿,赏了赏景,方才优哉游哉往大明门走。 守在大明门良久的王华好不容易瞧见儿子的踪影,气不打一处来:“你是王八怎么的?爬也该爬出来了。” 王守仁嬉皮笑脸:“爹,我是王八,你是什么?” “去去去。”王华嫌弃道,“要不是三日后有传胪大典,老子非打你不可。” 父子两个上了马车,王华问:“这次策论考得什么?难不难。” “挺难的。”王守仁道,“尤其是最后一道策问题,是这样的。” 他回忆了一下,将策问题目完完整整,一口气背了出来。 “学者于前贤之所造诣,非问之审、辨之明,则无所据以得师而归宿之地矣。试举其大者言之:有讲道于西,与程子相望而兴者,或谓其似伯夷;有载道而南,得程子相传之者,或谓其似展季;有致力于存心养性,专师孟子,或疑其出于禅;有从事于《小学》、《大学》,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于老。夫此四公,皆所谓豪杰之士,旷世而见者。其造道之地乃不一如此,后学亦徒因古人之成说,谓其尔然。真知其似伯夷、似展季、疑于禅、疑于老者,果何在耶请极论之,以观平日之所当究心者。”① 王守仁得意道:“爹,你儿子记性好吧?” 王华没搭理他,眉头紧锁。 “爹也觉得难?”王守仁凑过来,笑问道。 “不是。” 王华蹙着眉头道:“这个题难是难,可我怎么觉得,好似在哪里听过。” “有什么奇怪的,肯定是从书中来的呀。不然还是凭空出的题?” “我不是这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