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节 (第1/4页)
侦查组的人说:“对现场经过勘查以后,除了第一目击者以外,没有人看到周围有其他人出入;也没有采集到可靠的dna信息,如毛发、指纹、体表组织、衣服纤维等等。地下通道人流量很大,很难确定发现的遗留物与凶手有关。” 情报组的人说:“分析认为,这次案件与‘乌鸦’有关的可能性很大。王春山在悬赏通缉名单上,悬赏金额总数高达125万。这个人情商很高,非常谨慎,过去一年零四个月中在a市老街潜藏的非常好,目前来看基本可以确认他从没有露出过马脚,周围没有一个人怀疑他的身份。然而在他一次偶然的出门散步的过程中,却被目标明确的杀害了。路遇,错身而过,背后刺杀,扔下凶器和雨衣,从容离开,没有犹疑,我怀疑他也没有跟受害者确认过身份,对方下手利落,整个过程恐怕不会超过一分钟,这是对自己极有自信和把握的表现。” “对乌鸦的侧写情况呢?”欧阳睿问。 坐在后面的一个瘦小青年立刻走到前面,把一个u盘插进电脑里,打开文件,页面上是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和各种曲线图。青年说:“我们收集了所有乌鸦发出的短信,揭露的罪犯,以及选取的联系人,发现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大家来看这个表格,从数据变化上说……” “小李,你直接说结论就行。技术分析的过程我们也听不懂。”欧阳睿打断他的话说。 “哦,好的,好的。”打好腹稿的说词被否决,小李结巴了一会儿,才推了推眼镜,说道:“侧写的结果是……呃……乌鸦,这个组织的人数不会很多,不然很难保证其保密性和纯洁性。而且针对10月15日火车站被逮捕的十几名罪犯,和10月19日起到现在落网的179名通缉犯进行分析以后发现,虽然罪行有轻重,但选择罪犯的价值观取向却非常一致,这也是乌鸦人数不多的佐证。” 欧阳睿提出质疑:“如果只有少数人的话,怎么解释他们拥有的庞大的情报信息收集能力?” 技术组的人接上说:“目前比较倾向于怀疑对方掌握了更先进的网络搜索和识别能力。m国前几年就对类似的高科技追踪设备展开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听说有达到预期水准的成果问世。” 欧阳睿点点头,说:“小李,你继续说。” 小李翻到一张新的页面上,说:“这是10月15日a市火车站几名乘警收到的指认罪犯的短信,另外还有个别乘警回忆起来的跟对方的对话内容。这是乌鸦的第一个对外交涉的人员,目前怀疑是他们的一次试水行动。我们可以看出来,短信用语虽然言简意赅,但个人情绪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我们目前最有价值的线索。” “对这个行动人员的侧写结果是:男性,年龄在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谨慎,自信,智商极高,朋友很少,从事环境比较单纯的职业,比如学生、教师、研究员等,在所处的圈子里地位很高,属于意气风发的这一类人。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但技能水平并不算高。” “这是第二个可以确认其存在的成员。”小李换到一张新的幻灯片页面上,又是一串众人看不懂的数据和图表,“从10月19日乌鸦正式行动开始,发短信的人相比之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遣词用句简短、精炼,描述精准,但没有任何的个人感情色彩。侧写结果是:男性的可能性居多,25岁到45岁之间,智商极高,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生活处事有着机械一样的精准,对数据和时间非常敏感。他会像强迫症一样非常详细的观察目标人物,收集包括其周围人的一举一动的信息,确保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个人也很可能是王春山一案的凶手。” 技术组的人说:“如果这个猜想是正确的话,那么乌鸦至少还有第三个至今隐藏的人员。在第二人下手的时候,他入侵了地下通道附近所有的监控设备,为凶手提供了准确而精细的技术支援,并在之后清理干净了所有的痕迹。他的水平很高,我们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 容远放下耳机。光脑入侵了刑侦队会议室里的电脑,他也旁听了这次会议。信息技术的不对称使得警方很难得到他的真实情报,但火车站的那次行动终归还是有些急躁和鲁莽了,如果不是之后得到光脑让他的技术支援达到一个远超过现在科技水平的高点,怕他现在已经被警方揪住了尾巴。这件事让他对此心生警惕,暗想今后行动要计划更加完备才行,他现在是走在刀尖上,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在他手边,豌豆正把光脑放在墨水盒上,操作光脑对周围几个省市的犯罪信息作整理和规划。光脑在芥子空间中虽然也能操作,但信息传递速度比较慢。因此在回家以后,豌豆总是会把光脑拿出来工作。 容远伸手敲了敲它,“你好,25岁到45岁的精英男……想不到你的侧写年龄居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