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节 (第3/4页)
斗,却依旧一动不动。 援军将军带着怒气上了城楼,同穆将军讲话他也不回头。 终于察觉到不对的将军,看到满身伤痕满脸泪水的亲兵,他慢慢地走到穆将军身边,轻轻拍了他一下,穆将军没有动。 将军拽了一下军旗,穆将军握住军旗的力量十分大,他没有将军旗拽出来。 援军将军颤巍巍地伸出手,探到穆将军鼻息处,片刻后颤抖着收回手。 身已亮,气已绝,早在援军抵达之前,穆将军已经战死在这城墙之上。 然而他死了,依旧站着;他死了,军旗依旧不倒。因为他还站着,边城将士和百姓们才能够支撑他死后的几个时辰,才能撑到援军的到来! 援军将领用力地拽军旗,用尽全身力气都无法将军旗从穆将军手中拽出!他使劲去推,也无法推动穆将军分毫。 原来穆将军的脚,已经嵌入城墙中,他的手握住城墙边,也已经嵌了进去。军旗的旗杆更是与他的血肉牢牢地黏在一起,松都松不开。 亲兵哭着抱住穆将军的腿,大声哭喊,将军,外敌跑了,城守住了! 城守住了,守住了,守住了! 回声在边城中不断回荡,风将这个喜讯传到每一个人耳朵中。 穆将军一直睁开的眼缓缓阖上,明明推都推不倒的身躯,笔直地向后倒去,安静地躺在了城墙之上。 他用他的身躯他的意志他的信念,守护住了边城,守住了这数万百姓的生命,守住了国门! 又过几年,新皇登基,一系列贤明的政令让国家复兴起来。又是春天,京城百花齐放,却再也没有那个一身白衣英武非凡风流潇洒力战群雄的少年了。 影片结束,当荧幕上出现字幕的时候,谭飞扬已经泪流满面。他一直知道简宁哲演技好,但从未有过这么震撼的感觉。 一个演员表演出来的角色,除了他自身的形象和演技外,还有很多元素能够影响这个角色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印象。一个导演的拍摄手法、表现形式、背景色调、音乐等等元素都能够为这个角色增添色彩。而在这方面,沈导无疑是国内业界一流的。 最开始穆将军刚刚出场时影片中是鲜明活泼的色彩,周围背景都是笑容满面生活富足的京城居民,音乐也是活泼雀跃的,人们都是那么幸福。拿到武状元的穆将军白马银甲,在人潮涌动的街上上享受着众人钦羡的目光,风光无限,少年英华。那明亮的色彩成为人们心中最亮丽的色彩,美不胜收。 而当穆将军抵达边城时,背景颜色变得稳重一些,音乐也相对低沉了一些,周围百姓的表情从笑容满面变成辛劳,仅是颜色、音乐、表情的刻画就能够看出同样一个国家,京城与边城的百姓生活是多么不同。而此时穆将军的白色战衣,已经变成灰色,仿佛一个一夕之间长大的孩子般,表情从飞扬化为凝重。 在最后战斗时,音乐变得更轻更柔,却将一种惨淡的忧伤通过听觉淌进人们心中,笑容不见了,背景颜色只剩下无尽的黑,而穆将军一身黑甲,早已从那鲜衣怒马的少年成为如今稳重可靠的将军,他的表情是平静的,仿佛他守不是一座孤城,而是兵将、粮草充足的城镇;仿佛他即将要打的不是一场九死一生的战役,而是稳操胜券。他的眼中,不是绝望也不是悲伤,而是决绝,此时的他无需沮丧无需伤心,远在朝堂的事情与他无关,他心中只有这座城,这城中百姓,他的决绝不是绝望,而是与城中百姓共存亡的信念。他活一日,城就不会破。 他做到了。 用自己无比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哪怕是死去,穆将军也将城守到最后一刻。 数年后,画面再度回到京城,用着与开头同样的背景、色彩、音乐,喧闹的京城中,孩子的嬉笑依旧。可当年那鲜衣怒马的俊美少年,早已不在了。 忠诚、坚守、担当是穆将军,没落、斗争、阴暗是朝廷,这是一个时代没落和新时代的崛起,这也是哪怕时代再变化也不会改变的信念,时光轮转,不变的是人心和坚持。 沈导想要表现出来的情感,通过电影完美地展现给众人。 通过落幕后的掌声,谭飞扬知道,这部剧成功了,简宁哲也成功了。 主创人员坐在第一排,媒体影评在第二排,谭飞扬只在亲友第三排看着前排微笑的简宁哲,很多人上前恭喜沈导恭喜演员恭喜剧组的成员们,这部电影的成功,象征着无数人的成功。当然,最成功的,除了身为导演的沈从容,就是剧中的男一号简宁哲了。 很难想象一个从来没演过电影男主角的演员,能够将这个角色演得如此深入人心。他神采飞扬,观众们跟着微笑;他在边境与战士们一起吃苦,观众们替他心疼也为他得到军心而高兴;他放弃生路独守孤城,观众跟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