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节 (第2/3页)
会讨厌你。你二皇兄的事务也快忙完了,改日让他过去帮帮你,顺便帮我暗中留意下,有没有像赵先生这样值得注意的人才。朝堂现在真的很缺人才啊。” 父皇完全没意识到,他对我说了太多朝堂之事:“前朝遗留下来的问题实在太多,光是修订律法就够父皇忙的,再加上三省六部十一寺递上的奏章,就别提有多少了。多也就罢了,那也要写得有理有条才行……” “……有些官员为了应付胡乱书写一通。朕本想罢黜这些官员,可要么是这个官员有世家大族的背影,罢黜后会引发朝堂官员的不满;要么是罢黜后完全找不到可用的替补人员。就算处罚这些人,之后还是这样。哎,朕心烦之事多矣!” “父皇,没事的。万事开头难。待突厥危机解决后,你再慢慢实行科举制。眼下我和二皇兄会暗中留言有何可用的人才。” 话虽这般说,但像庄稼汉赵先生这样隐于乡间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又或是他的事没能让天下人皆知,让有才之士投奔过来。后来,我再也没遇到像赵先生这样的人才。 病情本已好转的赵先生在许药医的调养下,于某天夜里突然间暴毙,据说是得罪了某位世家权贵。这更让我感到推行科举制的艰难。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作者有话要说: “科举制”到底是谁想出来的,已经无法考究了。能确定的是科举制是杨坚手中萌芽诞生,在杨广手中正式诞生。 其实写历史言情文,也是一次重温历史推理历史事件的过程。我认为我的故事设定和情节还是比较合理的。 我说过我是大叔控,杨坚是威武萌大叔。 ☆、第034章 阿述不要死 辞别父皇,出宫后,我在王家大门遭到百姓的围堵。这些手里捧着书的百姓,都是白天没排上队的。有些还是从很远的乡间赶来。若没处理完手中这些书籍,他们晚上还要找地方住宿得不偿失。所以,在知道我是兰陵公主后,他们都赶到王家来等我。 “公主,我们进一次城不容易,能不能看一眼我手中的书?这可是我们家逃亡的时候,在途中收集到的,可都是独本。” “公主,你就发发慈悲看看吧。我们还得赶回乡春耕呢。” “公主,公主。看这,我这本最有价值!” …… 面对百姓的热情和请求,我不忍心拒绝,且担心这其中真有价值的书籍,万一他们回乡不来了如何是好。所以我让他们在王家大门外排起队来,命令一些护卫维持秩序,甚至让绿丫回府里拿些茶水给百姓们解渴。 但书籍还是太多,要我一一看过后再来评估,得忙到天黑都忙不完,而且有些书籍里面所记载的知识我并不了解,不知该买还是不该买。白日里负责分类书籍的官员皆回到家中,我也不好再寻人来王家帮忙。 直到太阳微微西斜,我才想起公爹王谊来。我让绿丫好声好气地去寻问他,看他有没有空前来帮忙。 没想王谊毫不犹豫地前来帮忙,还让下人带了饭菜给我送来。 我看到王家门外那些早已饿得发晕的百姓,吞着口水盯着饭菜一个劲地看,不得已只好让绿丫拿些干粮来。这一下加大了王家的开支,公爹王谊笑呵呵地说:“没事。就当我们王家做善事。若那位手中的书被公主看上,还可以加饭加菜。” “真是太好。公主仁慈,郧国公仁慈!”王谊这一举动让百姓欢欣鼓舞。 看着不断忙碌面带微笑的公爹王谊,我意识到他因王奉孝的事消沉了许久。 他没想我今日会请他帮忙,让他参与朝堂政务,心中欢喜异常。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事算不算政务。自那日后,他对我更为亲厚,简直比亲闺女还亲。 接下来这几日有二皇兄帮忙,我轻松了许多。 这一日早晨,我趁闲的空挡,把事务丢给已经上手的二皇兄,带着绿丫和一些婆子在城内转转。 新都大兴城建成这么久,我都没来得急好好转转。逛着逛着,正当我玩得起劲,袖子被人扯了扯。 我头也不回地看着铺子外摆放的梅形发钗,说:“绿丫,有事就说。我还要再看看。” “哈哈,是我。”身后转来阿述微微沙哑的声音,他已到变声期。这让我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还以为是别人。 “阿述!”我看到他,学着父皇拉着他蹦跳起来,而后意识到这是坊市大街上,人多嘴杂,怕人闲话,迅速地松开了他的手。 阿述眼底闪过黯然,随即笑着说:“阿五,我要走了。” “啊,这么快!”我太过意外完全抛下顾虑,拉着他的袖子说:“不是说去见奉孝再走的吗?之前我忙,现在空下来了。你能不能再多呆一段时间?!” “可是师父他已经不想再呆在城里了。太医署的人频繁来找他,希望他重新出仕,他厌烦到极点。”阿述从怀里拿出一袋金银,递给我,说:“这是上次你帮师父收购古医书的谢礼。师父让你收下。” 我知道这是许药医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