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节 (第1/4页)
听说爱女心切的太子担心得嘴角都冒泡了,都想着如果大夫治不好三郡主,就去西华寺请了高僧来给三郡主念经压惊。 可怜东宫的三郡主哟,刚刚出生一个月结果就遭受了这样的事情。 哦,你问三郡主是怎么受惊的?你不知道吗?就是某某谁故意差点将人给摔了,那天好多人都看到了,唉哟,那可真是好狠心的人哦。东宫的三郡主长得这么可爱,结果还有人跟她过不去。 而此时坐在自己的院子里,一边看着脸色红润,气色健康,正在抓着她的手指玩的女儿,另一边听着杏香打听回来的这些流言,非常心情愉快的对女儿道:“闺女,看你爹怎么帮你报仇。” ☆、第六十章 外面对东宫三郡主受惊的事越演越烈,后面传出什么来的都有,都说何郭氏不仅想摔三郡主啊,其实还故意掐人家啊,用尖利的指甲在人家脸上划道道啊,人家三郡主的生母徐回去后脱了三郡主的衣服检查,结果发现三郡主满身都被掐得青紫,脸上也有几道血痕,太医说搞不好都要毁容,徐才人心疼得哭得那一个凄厉啊,连东宫守门的狗都是闻者悲伤,太子也是跟着落了好几滴的眼泪。 哦,你问为什么我会知道的。我家车马房的一个管事跟东宫喂马的一个小太监相熟,他们以前在内务府没出来之前是拜把子,我听他说的。 其实那天何郭氏从东宫出去后就觉得事情不对头了,好像自己干了那么点蠢事,但她又不敢回去跟景阳长公主说是自己是做错了事被拿捏住了把柄才被赶出去的,只跟景阳长公主说是太子妃无缘无故将就她赶出来的,东宫分明是看不起公主您。 不得不说,何郭氏大部分时候智商不够用,但有时候还是有几分小聪明的,她还下令让跟着她去的下人不许提起她差点摔了三郡主的事,还要给她作证,太子妃就是针对公主才将她赶出来的,还列举了东宫连下人都对她们眼底朝天一类的事来佐证。 也是景阳长公主一直就恼恨东宫,听完没多想就相信了,还自觉自己抓住了东宫的把柄,第二天一大早就进宫跟皇帝弟弟告状去了,说太子眼里没她这个长辈啦,说太子骄纵府里的下人,连宫女都敢给她的儿媳妇脸色瞧啦,皇帝弟弟你可要给我做主啊。然后得了皇帝一句“待朕问清楚是不是有这回事,若真有,朕让太子亲自去跟皇姐赔罪”之后,心满意足的出宫了。 结果刚出宫门口呢,景阳长公主就听到了飞速流传开来的流言,然后景阳长公主一想,这事不对头,然后还没回到公主府呢,在车上就将二儿媳骂了一句“蠢货”。 原本若真是太子妃无缘无故将何郭氏赶出来的,那便是东宫不孝不悌不将她这个皇姑放在眼里,结果如今她不成了恶人先告状了么。 说起来景阳长公主也是个十分“随性”的人,原本她喜欢儿媳妇,就经公主府的家越过长子媳妇给了她这个次子媳妇当。如今出了事,景阳长公主立马撤了何郭氏的管家之权,重新交给了长子媳妇,又将何郭氏禁了足,让她好好思过三个月。 按说儿媳妇差点害了人家子嗣,景阳长公主怎么都该做出表示让人去给东宫道个歉赔个罪什么的,只是景阳长公主跟东宫不和,不肯低这个头,于是仗着自己是长辈东宫不能耐她如何,打算等这件事慢慢平息了过了就算了。 只是没想到的是,流言越演越烈,最后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有御史一状将景阳长公主和何郭氏的娘家德庆侯府给参了。 参景阳长公主的是纵容儿媳妇做出危害皇家子嗣的事,参德庆侯府则是没将女儿交好,将女儿教得无《女则》《女训》之德,无贤妇淑女之范。 郭后虽然早在风声刚出来的时候就将何郭氏的母亲自己的娘家大嫂叫进宫来训斥了一顿,又给正在禁足的何郭氏赏了《女则》《女训》,外家一把戒尺,明晃晃的训戒之意了。郭皇后还想将太子妃和徐莺也叫进来安抚一下,将事情都做全了。结果太子妃将皇后的宣召给拒了,我家三闺女病了,病得很严重呢,儿媳妇就托个懒不进去伺候娘娘了,娘娘您要原谅啊。郭后无法,只能赏赐下一堆的赏赐给了三郡主和徐才人,以示安抚了。 只是这种事后找补的行为,在有人故意在这件事添柴加火的情况下,到底还是没有多大作用,舆论一边倒的倒向了东宫。 这个时候太子出来说话了,太子道,其实这不关景阳长公主的事啊,景阳长公主是我的亲姑姑,三郡主是景阳长公主的侄孙女啊,她怎么会想要害三郡主呢,至于说德庆候府没有将女儿教导好,想来是姑娘家的资质各有差异,德庆候夫人必定是曾经好好教导过,只是何郭氏这个人的资质太差了,没学好。 所以,这不是景阳长公主的错,也不是德庆侯府的错,只是何郭氏的错。 百官听着,纷纷夸赞,这个太子宽厚孝悌啊,纯善仁爱啊,受了这么大的委屈,结果还替景阳长公主和德庆侯府说话,简直是以德报怨啊,这样的人,他不做太子谁做太子。 于是最后,景阳长公主没事,德庆侯府也没事(至少表面没事),只有何郭氏有事了。她的诰命被夺了,从正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