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节 (第1/3页)
所以甭看过了几年了,这媒人还记得李梨花呢。 再一个原因就是,这李家的姑娘和赵家的小子,长得都很不错,跟乡下那么些人还不一样,都是白白净净的。 李梨花一听,这还遇到了李梨花和赵水生的媒人了,你这媒做的可真好。李梨花心道。 “原来是您啊,您现在把媒都做到镇上来了,真是了不起!” 好听的话谁都爱听,这媒人喜笑颜开,“也就一般,我啊,也就指望着这张嘴过日子了,不然家里头可怎么活啊,我还等着再干个十几二十年,到时候说不定还能给你的儿女说媒呢。你孩子有几个了?” “还没有呢。”李梨花说道。 媒人觉得自己问了不该问的话,不过当媒人的,那是见人说什么话,“我这一辈子啊,见到的人和事儿也多,还有很多人家,那是十年都肚子没有动静,但是十年后,那跟下猪仔一样,孩子是一年生一个,你们都还年轻呢,指不定过段时间就有了。你啊,有什么生意可得照顾照顾我,我说媒,绝对让双方都满意。” 这媒人是不错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啊,看李梨花如今在镇上了,还跟绣铺老板关系很好,于是 就主动打了招呼,然后顺理成章的把自己的意图说了出来。 因为她和赵水生就是这个媒人做的媒,所以更有说服力吧。 李梨花觉得,这个媒人生意兴隆,不是没有道理的。 “好,真要有人说媒,我一定推荐你。”李梨花也笑着说道。 从刘大姐家里一路回去,天气已经微微变凉了。 路上的行人有的已经穿上了夹衣。 李梨花想了想,去了成衣铺子,她要买些棉花,今年多做几床棉被,以前带过来的旧棉被,都已经不暖和了,就是夏天最热的时候,都拿出来晒了,可是还是不如新棉花暖和。 成衣铺子卖棉花,是可以送货上门的,李梨花买了好几十斤重的棉花,又选了被面,先交了定金,这个成衣铺子的人会送货上门。 等她回到家里,梨花爹已经走了。 “怎么今天爹没有留在这里吃饭?”李梨花看屋里没有人,她记得自家那位爹是今天过来的。 赵水生道:“他半个时辰前已经回去了。” 其实是因为中午吃饭的时间到了,赵水生要去做饭,而那位老丈人觉得君子远厨庖,读书人不应该去厨房里做饭,所以不准赵水生过去。 但是最后抵不住肚子饿,所以赶紧交代赵水生要好好读书,别浪费功夫,自己先回去了。 李梨花很无语,“怎么不去街上买些熟食呢?”哪怕是包子也成。 “大概是岳父不想花我们的钱?”赵水生想了想说道。 “那你吃没有吃?”可别告诉她,到现在还没有吃饭。真成了十指不沾阳春水了,什么君子远厨庖,都还没有成为君子呢。 “等岳父走了,我自己去厨房下了一碗面。”这还是他好不容易学会的,厨房里的事儿,看着简单,其实对他来说,真是不容易,好在赵水生本身就会点火烧火,不然他连水都煮不开。 赵水生想起自己的那位丈母娘,嫁了个丈夫,跟多了个儿子一样,到现在都还是丈母娘做针线养活老丈人,他可不希望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当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妻子成为老丈母娘那样辛辛苦苦操持家务的人。 冬天农闲,又要开始征人去挖水渠了。因为今年天旱,上头的人觉得还是水渠不够多,所以要重新挖一条水渠。 这就说明,官府又开始征人了。 这才是典型的服徭役,大冬天的,去挖那都冻了的土,这真是遭罪。 李梨花一打听,这次不去服徭役,要花二两银子才能抵过去。真是黑心那! 二两银子,有的人家一年都赚不到二两银子。所以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去做工去。大概要做一个月的时间。吃住都在窝棚里。 看来,这读书不读出来是不行的,难怪很多人家即使家里没有钱,也要咬牙供家里的孩子读书,一旦读出去了,遇上徭役,可以省多少钱和事儿?还没有人敢找你的麻烦。 估计赵家庄的人,都是出人了。 赵水生那身板,去做一个月的工,还不得趴下?得不偿失的事儿,坚决不能干。 以前这二两银子,谁会看在眼里?就是随手打赏下人的钱,也不止这二两银子。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