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庶族无名 第393节 (第4/4页)
“奉先可再守一年两年,但总不能守十年八年吧,总该有接替者的。”陈默摇了摇头道:“趁着奉先现在还在,让年轻人试试独当一面,对我朝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徐荣和华雄相继离世后,西凉也乱过一段时间,但徐恺和华戎如今不也一样把这里治的服服帖帖? 有准备的换防,总比等真的哪一天吕布撒手人寰之后,再找新人好。 不只是吕布,赵云今年五十七,太史慈今年也五十三,过了年更老一岁,如今驻守边疆的将领,已多是老将,虽然还能战,但也战不了几年了,必须有新的将领接替他们的位置,以保边疆安危。 想想这些年吕布、赵云、太史慈三人镇守边关,乌丸远遁北海,鲜卑大王囚于洛阳,匈奴人积极寻求内附,或是请求大汉重置匈奴中郎将,后来更请求朝廷这边置河套太守,便知道胡人这几年活的有多惨,但如果这老一辈将领相继离开,这些胡人是否还能乖乖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陈默觉得应该早些为太史慈和赵云物色接班人选。 第四百八十七章 岁月如梭 汉授十九年的冬天过去,汉授二十年春,吕布还朝,如今接掌云中的是张辽,就如陈默所预料的一般,汉授二十年,关中大旱,幸亏朝廷早有准备,大量的粮食早在年初的时候就运往关中,使得关中并未因为这场大旱而饿死太多人,然而终究还是出事了。 陈默运往关中的粮草,足够关中各地百姓渡过这个旱年,甚至还能有所结余,但事实却是,根据事后调查,真正落在百姓手中的粮草连一半都不够。 赈灾时,陈默没有动手,一切求稳,但怒火却是未曾压下,等到汉授二十一年春,关中已经基本稳定之后,关于赈灾粮食的事情开始在关中民间酝酿起来,不少家人被饿死的百姓得闻朝廷拨的粮草原本足够关中百姓吃,但最终却少了一半还多,没人敢直接反抗当地官员,但舆论却是愈演愈烈。 甚至连长安朝廷都遭了无妄之灾,毕竟当年陈默在关中,一穷二白的时候,都能带着关中百姓渡过旱年,如今天下太平了,国库也有余粮了,反倒饿死那么多人,虽然朝廷在这里没做任何事,但毕竟你是皇帝,又在这边,不找你找谁? 刘能也是挺苦的,他也想管事,奈何管不上啊。 不过百姓显然不管这么多,刘能本没什么存在感,这次倒是刷足了存在感,被百姓骂的狗血淋头。 四月,赈灾之事过去之后,陈默迅速下令彻查,关中地区,上到太守,下到县令,但凡动过赈灾粮的,不问缘由,按律处罚。 原本,大多数人以为,陈默会如以往一般,为了稳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毕竟这次的事情上,大家都是各自拿了点儿,都没有越界,但却没人知道,这界限是陈默定的,以前天下大乱,后方需要稳定,所以陈默会选择维稳的方法,而这一次,也是到了清算的时候了。 至于不稳,民心都丢了,百姓都不会护着,谁会跟你闹,太学院如今有三万多人等着空缺呢,所谓的法不责众根本不适用于现在。 其实如今关中的太守、县令,多半也是当年第一批被陈默送上这个位置的太学弟子,不过二十年过去,手握一地大权还能够不忘初心的又有几人? 陈默从来不会高估人性的贪婪,所以在决定彻查此事之前,他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而事实上跟陈默预料的也没有差别,这一番查办下来,关中上千名官员人头落地,三辅之地、西凉之地的太守无一幸免,各地县令、县丞、县尉几乎人人都有参与,被陈默以雷霆之势拿下,而且每到一处,先做的就是公布罪行,然后抓人、查办,查抄家底,所得财物用来赔偿死难者家属,若有盈余,则充入府库。 偌大关中,八百里秦川沃土,最终在这场清算中活下来的,竟然只有三名县令,加上一些县吏都不过三十人,而官员的填补速度也叫人咋舌,新的官员都是跟着查抄的队伍一起到的,前任官员人头落地,紧跟着新任官员便立刻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