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节 (第2/3页)
奥数,开始是县中心小学的老师教,那时还压力一般般,但是上初中后我每个寒暑假都参加省级培训,当时是参加数学物理两门,初中时我两项都拿了全国金奖,不久后由中科院对我们进行培训,目标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我不得不放弃物理,把全部时间都投到了数学上,但是最终却没能进入国家代表团。然后是高考,我拒绝了保送名额,一心一意冲刺全省高考状元,却发挥一般只拿了第五。这两次失利使我意识到强中更有强中手,我并不是最优秀的。” “我从上初中起,就没有寒暑假,也没有周末。如果那一天我没有什么安排,我就会早晨6点起床,跑完晨跑,吃早饭,从8点起看书做习题,到11点吃午饭,吃完午饭睡一会,然后从下午一点继续看书做作业,直到下午4点。然后稍微休息休息,吃晚饭,看会新闻,出门运动一会,9点左右上床睡觉。我每天保证这6个小时全神贯注的学习时间,你说很多吗?好像并不多,但是为了保障这6个小时,人就没有玩耍游戏的时间,我整个少年时代都是非常枯燥的。” “上了清华后,竞争非常激烈。清华的课程本来就是老师上课45分钟,下课自学3小时,我为了能修完数学系的课,一直在不断的上课,看书,做作业中,我吃饭都是三口两口咽下去的,路过布告栏我从来都只能匆匆瞅上一眼,从没停下脚步仔细欣赏过。我每天除了一早一晚在操场上各锻炼一小时外,都在学习,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我就背英文字典。我以全系第一名毕业,但是本科五年,我的生活是一片空白。” “本科毕业后我跟张老师读博,其实大四起我就为他工作了,跟着张老师,活是干不完的,因为张老师对学生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非常敏感,他布置下的任务都是循序渐进的,每一指令都是清晰明确的,每一个课题都是力所能及的,只要我去努力,就能完成,一完成就能出论文,于是我就不停的做,他就不停的给我派新任务,我就不停的完成然后写paper。我经常的睡在实验室,我的生活就是实验室,食堂,操场,寝室,另外就是过年回家35天,每到周末跟哥们出去喝酒打扑克放松一下,如果没跟周音韵闹翻的话,就去找她一次。” 卫旭看着毕岚的眼睛说:“其实,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智商只是中等,并不聪明,甚至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点呆,有点笨拙的孩子,所以我一直希望勤能补拙,一道题别人做一遍,我就做三遍。而且笨鸟先飞,所以我就往前赶一点吧,初中毕业那个暑假,我自习看完了高中所有的数理化课程。上大学后,我知道数学功底对我这个专业的重要性,就定了个目标,除了自己专业外,另外再修完数学系所有的课程。我不求一口气把所有的课修完,我每学期就多修一到两门数学课,但是从不间断,也从不放弃。因为我并非智力超群,天资过人,所以不得不比别人多走一步,我只能付出我的时间。” 毕岚情不自禁的握了一下卫旭的手:“我明白你的意思。哎,你这人,倒是挺有美国精神。老美就特别推崇这种:做一件事,确定目标后,全身心投入,能持之以恒,并能最终看见成效——说明你确实在付出不是在瞎编乱造。” “比如说吧,我申请大学的时候,小提琴给我挣了很多特长分,我一直在奥斯丁市少年乐队里拉首席,我的简历上写着三岁学琴,每天拉半个小时,16年不曾间断,然后下面是我参加各种演出,比赛的获奖记录,其实这些都是业余组的,跟专业比,简直不值得一晒,但是老美不这么看,他们看见的是你16年持之以恒的做一件事,而且做的有一定的成效和定论,于是他们相信你做别的事,也会持之以恒,也会有一定的成绩。” “其实老美的公司也是这么来挑选员工的,像高盛之类的公司,他们从数学、物理,甚至化学、人文招了那么多跟金融风马牛不相及的名校博士,然后训练他们做投资,就是因为他们认为一个人能从小学读到博士毕业,而且读得那么好,就说明了1.他们的智商正常,有学习的能力。2,他们能专心,有毅力,能坚持。他们要的就是这两点。” “我怀疑这两点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选拔人才标准。远的比如我国的科举制度,你说考八卦文有什么实用性吗?恐怕没有吧。近的比如中国的饱受抨击的高考制度,说什么把中国孩子培养得高分低能。切,你能力那么强怎么连个高分都拿不到。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考试制度,都是为了检验两个标准:1.制度规定了什么,你就能适应什么。这是第一重要的,你必须能适应这个社会的标准,而不是这个社会的标准要来适应你。2.你能为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