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1章 大世面 (第1/2页)
什么轲? 钟离差点给公孙衍跪了。 什么轲?孟轲啊! 公孙衍口中的呆子,竟然是大名鼎鼎的亚圣孟子…… 张仪和公孙衍,算是战国时期鼎鼎大名的贤才,秦公赵驷算是战国时期鼎鼎大名的国君,魏王魏莹算是战国时期鼎鼎大名的败家子。 而这些鼎鼎大名的人,问十个路人,或许有五个知道,又有五个没听说过。 但是若问起孟子,恐怕小学的孩子都听说过,“孔孟之道”这四个字,虽然他们不了解什么是孔孟之道,可绝对耳熟能详。 就是这样一个人,公孙衍竟然说他是……呆子。 钟离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公孙衍。 公孙衍差点被他看毛了。 钟离心里有些奇怪,这个孟子,现在不是应该在齐国么? 孟子是鲁国的贵族后裔,说起来其实挺有意思,孟子的老祖宗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孟氏的鼻祖是春秋时期鲁国赫赫有名的贵族,“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中的“庆父”。 因为庆父排行老大,所以称为“孟”,后来他的后代,就以孟为自己的氏。 孟子算起来,有鲁国的贵族血统,不过因为鲁国的衰弱,孟子的祖先从鲁国迁徙而出,来到了邹国,因此孟子成为了战国时期的邹国人。 孟子的主张是“仁政无敌”,在这个合纵不断的大割据年代,孟子的主张自然很难推行,他早年离开邹国,第一个来到了齐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正巧遇到了齐威王,也就是齐太子的老爹,现在的齐王田因齐。 不过齐王那个性格,比较“阴险”,自然不喜欢采取孟子的主张,因此孟子根本不得志,后来又开始辗转游历各国。 按理来说,按照历史的发展,孟子不得志离开齐国之后,应该去了宋国,宋国也没能采取他的政治主张,孟子又回到了邹国。 邹国之后是滕国,滕国之后才是魏国。 到了魏国,魏王稳住了孟子,那时候的孟子,已经年过五十岁。 这样算起来,如今的孟子太过年轻了,三十左右的样子,竟然已经在魏国? 钟离想了想,觉得不对劲儿,就道“那个真的是孟轲?” 公孙衍一听,说“对对,孟轲,是这个名字,钟离先生怎知他氏族?” 钟离心想,我又不是文盲,孟子是姬姓,孟氏,名轲,简直如雷贯耳,耳朵都能给炸聋的那种! 钟离摸了摸下巴,心想如果真的是孟轲,那便是老天爷的注意,注定让他们把孟子带回齐国去。 孟轲没有阻拦住魏王,只得悻悻而去。 钟离本想激动的现在就冲过去,起码讨要一张孟子的签名,不过此时并不是时候,他们还要完成“抓奸”的大业。 三个人偷偷的跟随着魏王,魏王在营地里,随便找个屋舍下榻,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很快的,屋舍里传出难以启齿的声音。 齐太子听着那些非礼的声音,差点捂住耳朵,钟离则是笑着道“这个老魏王,他也不悠